测试|百度无人车“萝卜快跑”落地深圳!自动驾驶一年融资超400亿,泡沫和机遇并存?

国内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再提速 。
日前 , 百度宣布旗下无人驾驶品牌“萝卜快跑”在深圳进行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 , 这是继北京、上海和广州等6市之后 , 百度无人驾驶进驻的又一城 。 百度有关负责人透露 , 到2025年 , “萝卜快跑”将在内地65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 。
据采访人员观察 , 备受全球追捧的智能无人驾驶技术近两年开始在国内“遍地开花” , 小到小马智行、文远知行、AutoX等创新企业 , 大到百度、滴滴、华为等巨头 , 以及多个传统车企 , 都纷纷角逐相关机遇 , 行业的研发、测试和落地也开始提速 。
在一级市场投融资方面 , 无人驾驶领域也“风头无两” 。 数据显示 , 刚过去的2021年 , 有公开披露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融资金额接超400亿元 , 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 而在今年1月 , 国内外无人驾驶领域有18起重要投融资事件 , 披露的融资总额超60亿元人民币 , 其中国内企业有13家 。
到2025年"落子"65座城市
采访人员下载百度“萝卜快跑”APP看到 , 地图上显示的上车站点集中在深圳南山的后海片区 。 采访人员实地探访深圳南山后海海岸城周边区域发现 , 路上多次出现百度的“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 , 该车的车型品牌是红旗 。 采访人员尝试在其中一个站点呼叫该无人驾驶出租车 , 但多次呼叫都没能成功叫到车 。 采访人员致电客服了解到 , 目前所有用户均可通过“萝卜快跑”APP叫车体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 运营时间从上午9时持续至下午17时 。
据了解 , 此次“萝卜快跑”在深圳采用的自动驾驶车型为百度和一汽联手打造的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红旗EV , 是内地首批前装量产的无人车(Robotaxi) , 也是百度Apollo第四代无人车 。 红旗EV实现了自动驾驶软硬件、产线前装量产能力、车内人机交互、云端车队管理的全方位升级优化 , 是Apollo自动驾驶技术迭代的成果 。 红旗EV配备有1颗40线激光雷达、两颗毫米波雷达、9颗摄像头与1组超声波雷达 。
百度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 未来“萝卜快跑”在深圳的运营路线将持续扩增 , 预计到2022年底 , 出行服务区域内站点规模将达到300个以上 。 此外 , 百度在深圳已获批22个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牌照 , 是目前深圳市参与无人驾驶测试中数量最多的 。
截至目前 , 测试总里程超过2100万公里 , 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长沙、沧州七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 。 到2025年 , 百度将在全国65座城市落地“萝卜快跑”的运营 , 2030年将升至100座城市 。
技术落地 , 场景覆盖开始提速
无人驾驶全面落地、走向普通百姓 , 可追溯至2020年 。
这一年 , 百度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开始在北京海淀和亦庄常态运营;AutoX正式公布中国首批车内无人、无人远程遥控的Robo Taxi(无人出租车)车队;滴滴无人车载客上海首秀;文远知行Robotaxi也在一年内完成了近15万次出行 , 服务用户数超6万......在疫情爆发的这一年 , 各式各样的无人车产品在武汉、北京、上海、深圳等不同城市 , 完成了巡逻、配送、物流、消毒、测温等任务 。
从市场玩家来看 , 百度、滴滴、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大厂都相继涌进无人驾驶领域 。 从技术来看 , 目前街头奔跑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可达到L3级别或以上 。 从场景和车型来看 , 目前有Robotaxi、无人配送车、自动驾驶货运等多种形式无人驾驶车辆 , 实现了交通、物流、园区等多场景覆盖 。
无人驾驶车辆无疑和我们渐行渐近了 。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曾在2020年时表示 , 5年内无人驾驶技术将实现大规模商用;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也表示 , 滴滴平台内搭载自动驾驶的共享汽车有望在2025年超过100万台 。 根据各车企的智能驾驶规划 , 2025年有望实现L4级别的高度智能驾驶 。
而进入2021年 , 各市场头部玩家的无人驾驶车辆的落地应用也开始提速 。 2021年12月 , 文远知行WeRide宣布与广汽集团、如祺出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 根据协议 , 三方将基于广汽集团顶级的整车研发和可用于全无人驾驶的全冗余车辆平台 , 文远知行领先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和运营经验 , 如祺出行成熟高效的智慧出行平台和海量数据 , 共同推进自动驾驶技术迭代和车辆研发、制造 , 打造具备一流全无人驾驶能力的Robotaxi产品 , 并实现Robotaxi规模化落地运营 。
就在近期 , 小马智行首度公开其第六代面向L4车规级量产设计的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外形设计、传感器和计算平台方案 , 并表示 , 第一批搭载该系统的车型为丰田S-AM(SIENNA Autono-MaaS) , 一款基于7座赛那的混动车型 , 并将于今年在国内开启道路测试、2023年投入Robotaxi运营 。 2月9日 , 全无人驾驶公司AutoX(安途)宣布 , 旗下RoboTaxi车队已超1000台 , 成为中国以及全球最大规模的全无人驾驶RoboTaxi车队 。
受资本追捧 , 一年融资超400亿
刚刚过去的2021年 , 自动驾驶成为名副其实的热门赛道 。
据亿欧汽车《2021中国汽车出行产业投融资市场洞察研究报告(含榜单)》 , 自动驾驶赛道在汽车出行产业九大赛道中融资总事件数榜首 , 共发生102起融资事件 , 市场热度最高 , 融资金额达407.4亿元 , 产业逐渐向深水区发展 。 其中 , 文远知行拿到数亿元三轮融资 , 滴滴自动驾驶完成A轮3亿美元融资 , 嬴彻科技B轮拿到2.7亿美元融资 , 此外 , 轻舟智航、小马智行、驭势科技等也都拿到了数亿元融资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继2016年成为风口之后 , 自动驾驶企业数量迅速增长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目前我国经营范围包含“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的企业超过5000家 , 其中78%家企业成立于5年以内 。
有业内人士认为 , 自动驾驶行业虽然备受资本追捧 , 行业站到了风口之上 , 但是火热的局面依然掩盖不了自动驾驶存在的“虚火” , 真正的无人驾驶量产还有很远 。 但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吴政铭对采访人员表示:“自动驾驶行业目前来看机会还有很多 , 行业里的一些算法公司融资都比较顺利 , 而且融资金额越来越大 。 ”在他看来 , 行业泡沫可能不至于 , 但是短期内市场的预期确实偏乐观了一点 , 长期的发展前景是可以肯定的 。 吴政铭认为 , 行业未来还有很多新兴的、细分的市场机会 。
事实上 , 无论是商用车还是乘用车 ,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至今 , 技术如何落地、如何商业变现、是否有足够的安全保障等依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 也是各家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挑战 。 吴政铭认为 , 其实各个玩家在自动驾驶技术和发展逻辑上的差异并不是很大 , 但未来比拼的就是精细度和工程能力 , 以及后续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
有业内人士指出 , 自动驾驶并不是一场百米冲刺 , 反而更像一场马拉松 , 这条赛道蕴藏巨大机遇 , 但不可回避的是 , 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远比此前行业预测的更具挑战性 。 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仍然道阻且长 。
【测试|百度无人车“萝卜快跑”落地深圳!自动驾驶一年融资超400亿,泡沫和机遇并存?】编辑:岳亚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