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爆的威力随着鲸鱼搁浅事件发生得越来越多 , 鲸爆事件也随之而来 , 在人类历史上就发生过几次威力巨大的鲸爆 。 在1970年发生在美国的俄勒冈鲸爆事件是目前已知的发现的最早的鲸爆事件 。
当时在俄勒冈州的弗罗伦斯海岸搁浅了一条长达14米 , 重达八吨的抹香鲸 , 当人们发现时这条鲸鱼死亡 。 因为此地靠近高速公路 , 威力避免发生鲸爆 , 当地部门决定快速处理这条鲸鱼 。
经过短暂的讨论分析 , 美国海军和高速公路局决定就地挖个大坑把这条鲸鱼埋掉 , 到目前来看 , 这个事情的处理效率还是很快的 。 人们挖坑太麻烦 , 毕竟要埋下那么大一个鲸鱼 , 坑必须大 , 为了追求更快的效率 , 工作人员决定直接用炸药 。
因为有海军协助 , 海军平时也会执行爆破任务 , 这个计划也理所应当地被采纳 , 因为当时抹香鲸还在膨胀 , 随时都可能爆炸 , 所以必须加快速度 。
爆破部门计划通过多次爆破将鲸鱼的尸体碎块抛向大海 , 再清理剩下的残渣 , 但事实并不会这样完美 。 当时鲸鱼体内已经聚集了很多的易爆气体 , 当炸药爆炸时 , 就如同导火线一般 , 在双重爆炸之下威力更大 , 周围的人都闻到了那令人恶心干呕的味道 。
更严重的是巨大的鲸块向高速公路砸去 , 许多过路的车被伤及 , 好在的是没有发生人员伤亡 。 虽然这件事的处理方法错误 , 但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了鲸爆的威力 , 后来这个地方也被改为了“鲸爆纪念公园” 。
除了国外 , 我国也曾发生过鲸爆事件 , 当时一头抹香鲸死亡后在海岸搁浅 。 当地的人原本想把鲸鱼尸体送去大学解剖研究 , 可是被大学拒绝 。 为了避免鲸鱼尸体的腐臭影响海岸的观光景观 , 所以决定将尸体运送至野生动物保护区进行处理 , 结果在转运过程中 , 在台南市中心发生了鲸爆 。
原本为了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将运输定在了凌晨 , 结果爆炸的声音震耳欲聋 , 反倒将熟睡的居民给吵醒了 。 好在的是这次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 但是鲸爆喷射出大量腐臭的血肉弄得大马路和商铺门面到处都是 。 第二天 , 居民齐心协力打扫了一天才清理干净 , 但是空气中仍然残留着恶臭 。
处理鲸鱼尸体其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 因为随时需要面临鲸爆的风险 , 那么鲸爆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从理论上来说 , 5升氢氧气体爆炸的威力相当于一颗手雷 , 而一条成年鲸鱼 , 在发生鲸爆时 , 体内将储存超过50立方米的氢氧气体 , 也就是50000升之多 , 相当于一万枚手雷 。
当然这并不是准确的 , 因为手雷的效果肯定还是有差异的 , 但是足以让我们知道 , 鲸爆是非常危险的 , 如果遇到鲸鱼尸体 , 一定要躲得远远的 。
如何处理鲸爆?既然鲸爆如此危险 , 那我们遇到鲸鱼尸体搁浅是应该怎样解决呢?其实鲸爆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在鲸鱼体内聚集 , 所以一般在处理鲸爆时都会采用放气的方式 。
专业的工作人员会在鲸鱼的尸体上切上许多的小口子 , 让里面的气体慢慢漏出 , 避免鲸爆 。 如果遇到已经膨胀得很大的鲸鱼尸体 , 首先需要设立警戒区 , 然后再进行处理 , 以免伤及到其他人 。
现在许多国家在处理鲸爆都非常的重视 , 而且也制定相对完善的处理流程 。 如果一头鲸鱼是刚刚被冲上岸的 , 那么首先是对鲸鱼身上有用的部分进行切除 , 我们知道鲸鱼身上有很多东西都是宝贝 , 比如鲸鱼的脂肪可以用来制作香料和药品 。
变废为宝后 , 之后再将不用的部分进行分割 , 切成碎块填埋 。 而对于腐烂严重的鲸鱼尸体 , 在进行放气后 , 往往会在鲸鱼体内安装炸药 , 托运到近海后将鲸鱼炸掉 。
结语鲸爆发生在鲸鱼搁浅的前提之下 , 近几年我们发现鲸鱼搁浅的时间越来越多 , 无论是活的还是死的 。 有专家推断是因为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 影响了鲸鱼对海水深浅的判断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几年前 , 人们在日本海岸发现了一头搁浅的蓝鲸 , 但是这头蓝鲸已经被折磨得不像样 , 一个巨大的绳套网住了它的头 , 另一端进入了它的胃里 , 显而易见着只鲸鱼在身前遭受了逮捕 , 拼尽全力逃脱了出来 。
对鲸鱼的尸体解剖之后 , 人们还发现这头鲸鱼的胃里有许多塑料制品 , 这些塑料堵住了鲸鱼的食道 。 可以想象这只鲸鱼生前是多么难受 , 不仅受了重伤 , 还无法进食 , 可以说是被活活饿死的 , 它的死与人类脱不了关系 , 后来这头鲸鱼也被制作成了标本放在博物馆进行展览 。
推荐阅读
- 一文读懂 | 阳历、阴历、农历、公历有什么区别?
- 银河系的大小与组成结构
- 地球出现严重问题?南极冰川突生异象,全球70亿人必须提高警惕
- 神秘“巨物”现身南极,直径长达56公里,网友直呼:天外来客?
- 海底一万米到底有多么恐怖?胆大的潜水员看到都害怕
- 比邻星周围有生命吗?第3颗行星被发现,环境如何?
- 马里亚纳海沟有1万米深,1万米深处的水还是液态吗?温度是多少?
- 延寿人体临床试验!Science重磅:吃八分饱延缓衰老,揭示关键因子
- 4种最不起眼,却又异常危险的生物,看见就远远躲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