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火车大劫案主犯,逃亡18年良心不安,多次捐款帮助贫困学生( 二 )


短短几日里 , 列车遭受了轮番加倍的洗劫 , 乘客们在密闭的环境里不断受到恐吓和殴打 , 更多的是莫大的心理伤害 。

据统计 , 此次列车上被抢劫物资和现金 , 价值共有7300多美元 , 还有很多人被不同程度地打伤、刺伤以及侵犯 。
我国政府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 极为震怒 , 为了给受害民众一个交代 , 当即派出侦查小组和九人小队前往俄国跨境破案 , 并与俄国公安联合成立了专案侦查组 , 开始对案件进行侦查破解 。
这起案件牵涉到跨国领域 , 属于跨国性质的犯罪 , 在办案期间 , 警方十分困难 。
涉案犯罪分子比较多 , 人员分散 , 并且按照俄罗斯规定 , 我国的侦查小组不能够在火车上携带武器 , 另外也不能够暴露警察身份 , 也就是说 , 我国侦查组只能以旅客的身份登上列车 , 隐秘办案 。

历经长达6个月的时间 , 侦查小组暗中行动 , 案件逐渐水落石出 , 犯罪人员也被捉拿归案 , 有几人却逃亡在外 , 无迹可追 , 其中一人就是主犯邵讯 。
邵讯是该案最后一个落网的要犯 , 隐藏得最深 。 他是上海人 , 没怎么读过书 , 高中没毕业就开始闯荡社会 , 为了赚钱从上海跑到了莫斯科 , 案发当年他只有22岁 。
据邵讯后来的供述 , 他最初只是做“倒爷”买卖 , 因懂点服装生意 , 借着俄罗斯的商机 , 多次乘K3列车到俄罗斯卖衣服 , 生意很是不错 。 可惜没多久 , 他在莫斯科接连被抢劫 , 最后分文不剩 , 就连护照也没了 。

邵迅一时感到走投无路 , 通过一个“哥们”的介绍 , 他主动找到抢劫团伙 , 入伙做起了抢劫 。 从此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
侥幸逃亡 , 皈依佛门 , 从商做慈善
案件发生后 , 邵讯不敢回上海 , 他辗转逃到了九华山的一座寺庙 。 为了隐藏过去 , 他悄悄出家做了和尚 。 事过必有痕 , 邵讯虽然皈依佛门 , 却始终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 。
他每天都心神不宁 , 疑神疑鬼的 , 总是担心自己抢劫犯的身份会暴露 。 寺院的方丈看出邵讯有心事 , 认为他尘缘未了 , 不适合出家做和尚 , 便劝他离开了寺庙 。
邵讯得知自己已是全国通缉犯 , 大陆自然是不宜久留 , 于是他便偷渡来到香港 。 当时他家里的一个亲戚在香港开酒楼 , 他就在酒楼里隐姓埋名做起了服务员 。

这时候 , 邵讯也认识到了抢劫的过错 , 深感后悔 , 他希望自己能够抛掉过去、重新开始 。
悔悟后的邵讯吃苦耐劳 , 勤奋打工 , 很快攒下了一笔收入 , 但他并不甘于一辈子都躲在香港做苦力当服务员 。
直到1995年 , 内地实施新政策 , 鼓励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 有想法的人都涌入了创业潮流 , 很多香港人去了广东发展 。
看到商机的邵讯也有了恻隐之心 , 想着案件已经过去了2年多 , 同伙大多已被捉拿执法 , 也许事情早就停息 , 警方也放弃找他了 。 于是怀揣着一丝的侥幸心理 , 他扮作港商 , 来到了深圳 。

深圳落实经济开放政策 , 各个行业蓬勃发展 , 借着这个趋势 , 邵讯先是开了一家小型的娱乐场所 , 生意顺风顺水 , 越做越好 , 赚到了钱 , 他又开始经营酒楼和美容院 , 很快生意越做越大 , 资产已达千万 。
有了钱的邵讯也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罪行 , 多年来他一直小心翼翼 , 生怕有人认出自己的身份 , 做梦都想能够改名换姓 , 重新安家落户 , 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
恰巧到了2006年 , 我国为了加快城市化建设 , 广州市实施扩容城市户口的政策 , 邵讯抓住时机 , 在朋友的帮助下 , 以“林永海”这一新名字 , 在广州成功办理了落户 。

有了新的身份和户口 , 邵讯也安心了一些 , 生意好上加好 , 钱越赚越多 , 他不仅买了别墅 , 娶妻生子 , 还偷偷把父母从上海接到深圳 。
改头换面的邵讯 , 事业有成 , 生活极为富裕 , 仿佛过去的一切真的与他无关了 。
可对于当年犯下的罪行 , 他的内心从未平静 , 为了寻求心灵上的安慰 , 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过 , 从2001年起 , 邵讯就用自己赚的钱财做起了慈善事业 。
期间邵讯不断资助贫困儿童、孤寡老人 , 还做了很多公益活动 , 先后捐助善款高达百万元 , 他的善举 , 让很多贫困家庭里的辍学儿童重返校园 , 让生活凄苦的孤寡老人晚年得到救助 。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 , 很多人流离失所 , 他闻讯后又义不容辞捐出了上百万元 , 为汶川重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