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 , 地球上出现了种类多得难以计数的物种 , 而我们人类却是地球上唯一一种具备高等智慧的生物 , 这样的情况很容易让人怀疑 , 人类是不是出自某种设计?
对于这个问题 , 我们其实没有确定的答案 , 不过从人类自身的情况来看 , 假如人类真的是被设计出来的 , 那这个“设计师”就可能不太高明 , 别的不说 , 人类的眼睛就是一大败笔 。
人类对外界信息的获取 , 有大约80%都是通过眼睛来完成的 , 从设计的角度来讲 , 既然眼睛对人类如此重要 , 那就应该尽量设计得很完美才对 , 然而人类的眼睛却有一个明显的缺陷 , 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就可以发现 。
现在你可以用手遮挡住自己的右眼 , 并确保右眼完全看不见东西 , 然后用左眼盯着下图右边圆形图案中的那个蓝色斑点 , 不出意外的话 , 此时你左眼的余光是可以看到下图左边条纹图案中的那个红色斑点的 。
在此之后 , 你可以通过前后移动头部(或者屏幕)来调整自己的左眼与图片的距离 , 注意 , 在这个过程中 , 你的左眼必须一直盯着右边的那个蓝色斑点 , 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 , 那么你就会发现 , 在某一个特定的距离上 , 左边条纹图案中的那个红色斑点会突然消失 。
你也可以遮挡住自己的左眼 , 然后用右眼盯着左边条纹图案中的那个红色斑点 , 并将上述的过程重复一次 , 你也会发现 , 在某一个特定的距离上 , 右边圆形图案中的那个蓝色斑点会突然消失 。
由此可知 , 人类的每只眼睛都有一个看不到的区域 , 可能你会说了 , 这只能说是一个小瑕疵 , 算不上是“一大败笔”吧?其实在你了解到人类眼睛的“具体设计”之后 , 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
人类视觉系统的运行机制可以简单地描述为:首先是外界的光线进入眼睛并被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收到 , 人类的感光细胞可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 在接收到外界的光线之后 , 它们会将其转化为大脑能够识别的视觉信号 , 接下来这些信号会通过神经系统传入大脑 , 大脑在对其进行处理之后 , 就形成了视觉 。
想象一下 , 如果是你当“设计师” , 你会将感光细胞设计在视网膜的外侧还是内侧呢?
答案当然是外侧 , 因为这样就可以让感光细胞在不受遮挡的情况下接收外界的光线 , 这样就可以在同等条件下看得更加清楚 , 好的 , 下面我们来看看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 。
上图显示了人类视网膜的结构 , 可以看到 , 人类感光细胞实际上是位于视网膜的内侧 , 这样一来 , 外界的光线首先要经过位于外侧的神经系统和毛细血管 , 才能被感光细胞接收到 , 这就会导致感光细胞接收到的光线量大打折扣 。
【假如人类真的是被设计出来的,那人类的眼睛就是一大败笔】除此之外 , 因为神经系统位于外侧 , 所以它必须要穿过视网膜才可以将视觉信号传入大脑 。
如上图所示 , 人类的视觉神经其实是集合成一束 , 然后穿过了视网膜 , 这就会造成视觉神经穿过视网膜的区域无法存在感光细胞 , 所以当外界的光线落在这里时就不能引起视觉 。 这个区域被称为“盲点” , 在前面提到的小实验中 , 当图案中的斑点突然消失的时候 , 其实就是来自它的光线又正好落在“盲点”上 。
那为什么平常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眼睛的这个缺陷呢?你说两只眼睛可以“互补”还说得过去 , 但就算我们闭上一只眼睛 , 依然不会感觉到“盲点”的存在 ,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我们大脑的功劳 , 虽然大脑没有接收到位于“盲点”位置的视觉信号 , 但是它也可以根据其周围的背景来填补该区域的信息 , 通俗点讲就是我们的大脑可以去“猜” 。
值得一提的是 , 大脑有时候是会“猜错”的 , 比如说在前面提到的小实验中 , 我们只会感觉到斑点消失了 , 但其所在区域的图案却依然存在 , 其实这个图案就是大脑“猜”的 , 并且还“猜错”了 。
推荐阅读
- 元宇宙社交,Z世代如何选择新的栖息地?
- 一年能赚3000亿,日本情色产业,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 RA输给了设计师!领先一千经济也出战略点悬赏,网友们坐不住了
- 男子误将“立春”写成女友名字,印错一万本台历,秀了全国人一脸
- 唯一入选的中国科学家,原来是他
- 地球生命的视觉能力,是如何进化成今天这样的?
- 西部(重庆)科学城“悟空立交”走红网络 设计师来揭秘
- 需要宇航员驾驶的飞机,美国X-15次轨道实验机
- 眼睛也会被“诱骗”?揉眼睛时会看到奇怪的图案,是什么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