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研究人员只钻过南极冰架来取样沉积物 。 相反 , 他们发现了不应该存在的动物 。 露营在Filchner-Ronne 冰架的中间 , 距离最近的南极站有 5 小时的飞行路程 , 没有什么是容易的 。 尽管是南方的夏天 , 英国南极调查局的地质学家詹姆斯史密斯忍受了近三个月的冰冻温度 , 睡在帐篷里 , 吃脱水的食物 。 科学本身就很麻烦:要研究浮架的历史 , 他需要海底沉积物 , 它被锁在半英里的冰层下 。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 史密斯和他的同事们不得不融化 20 吨雪以产生 20000 升热水 , 然后他们将这些热水通过一个管道抽到钻孔中 。 他们花了 20 个小时 , 一寸一寸地融化冰层 , 最终刺穿了冰架 。 接下来 , 他们放下了一个仪器来收集沉积物 , 还有一个 GoPro 相机 。 但是收藏家空空地回来了 。 他们又试了一次 。 还是空的 。 同样 , 这里没有什么是容易的:仪器的每次往返都需要一个小时 。
那天晚上晚些时候 , 史密斯在他的帐篷里观看了录像 , 发现了一个相当明显的问题 。 视频显示下降穿过 3000 英尺的蓝绿色冰层 , 冰层突然终止 , 通向黑暗的海水 。 摄像机再滑行 1600 英尺 , 直到海底终于出现 , 主要是史密斯所追求的浅色沉积物 , 但也有一些黑暗的东西 。 那个黑暗的东西原来是一块岩石 , 相机砰的一声击中它 , 面朝下翻滚到沉积物中 。 相机迅速调整自身并扫描岩石 , 揭示了地质学家根本没有发现过的东西 。 事实上 , 这是极不可能的事情:生命 。 “就像 , 该死的地狱!” 史密斯说 。 “它只是位于相对平坦的海底中间的一块巨石 。 海底并不是到处都是这些东西 。 ” 只是他运气好 , 钻错了地方 。
收集海底淤泥的地方是错误的 , 但绝对正确的地方可以让百万分之一的人在科学家认为无法支持大部分生命的环境中寻找生命 。 史密斯不是生物学家 , 但他的同事 , 英国南极调查局的休·格里菲斯是 。 当格里菲斯在英国观看这段录像时 , 他注意到岩石上有一层薄膜 , 可能是一层被称为微生物垫的细菌 。 一块类似外星人的海绵和其他有茎的动物从岩石上垂下来 , 而更粗壮的圆柱形海绵则紧贴着表面 。 岩石还衬有纤细的细丝 , 可能是细菌垫的组成部分 , 或者可能是一种称为水螅的特殊动物 。 史密斯意外发现的岩石距离白天有 160 英里 , 即最近的冰架边缘 , 冰层结束 , 开阔的海洋开始 。 它距离可能是食物来源的最近位置数百英里 , 这个地方有足够的阳光来为生态系统提供燃料 , 并且相对于岩石处于正确的位置 , 可以让已知的水流为这些生物提供食物 。
不要告诉生它生活的事 , 但它不应该存在这里 。 “它不是最令人兴奋的岩石 , 如果你不知道它在哪里 , ”格里菲斯说 , 他是发表在《海洋科学前沿》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的主要作者 。 既然你现在知道了 , 那就意味着你的下巴现在可能在地板附近的某个地方 。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 , 这些动物生活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 , 这很好——很多深海生物也是如此 。 但在深海海底无柄生存的动物必须依靠“海雪”形式的相当稳定的食物供应 。 每一个在上面的水柱中游泳的生物总有一天会死去 , 当它们死去时 , 它们就会沉入深处 。 随着尸体的下降和腐烂 , 其他生物会捡起它们并扔掉颗粒 , 这些微小的碎片甚至会积聚在最深的海底 。 (顺便说一句 , 当鲸鱼死亡并沉没时 , 它被史诗般地称为“鲸落” 。 )
【科学家在805米的冰层下意外发现了新的生命】
这在南极洲周围的大部分地区都有效 , 那里的水域产量惊人 。 被称为浮游生物的微小生物以各种鱼类为食 , 这些鱼类以海豹等大型海洋哺乳动物为食 。 所有这些活动都会产生碎屑有一天会变成海洋雪 。 但是 , 这块特殊岩石上的南极生物并不生活在繁华的水柱下 。 它们生活在半英里厚的冰层之下 。 他们不能离开他们的岩石去寻找食物 。 “在一个食物不多而且非常零星的地方 , 最糟糕的事情就是被粘在现场的东西 , ”格里菲斯说 。 那么 , 他们究竟是如何获得食物的呢?研究人员认为 , 这片海洋雪的漂移很可能已经翻转到一边 , 因此食物来源是水平移动而不是垂直移动 。 研究人员查看钻探地点附近的海流图表 , 确定在 390 到 930 英里之外有生产区域 。 它可能不多 , 但可能有足够的有机物质沿着这些洋流行驶数百英里来喂养这些生物 。 这是一个非凡的距离 , 因为在海洋的最深处 , 关岛附近的挑战者深海 , 地表产生的海洋雪必须下降 7 英里才能到达海底 。 为了到达这块南极岩石上的动物 , 食物必须经过 133 倍的距离 。 而且必须侧身漂浮 。
推荐阅读
- 通过使用农业生物技术,可以改善某些农作物的营养特性
- 你的肌肉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家深入神经元寻找答案
- 爱因斯坦又对了!外籍院士:高度差1毫米,时间差1000亿亿分之一
- 从“不主动吃盐”到“无盐不欢”,人类究竟经历了什么?
- 人类所探访的最遥远小行星“惊人”图像,科学家:没见过如此星体
- 宇宙真的存在外星人?地球再次接收到神秘信号,距离地球4000光年
- 科学家实现了生命特征远程测量,为寻找地外生命提供了全新的方式
- 科学家用电脑模拟 展示宇宙最准确虚拟形态
- 世界上最贵的金属,21.8分钟,1克价值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