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种类和数量如此之多,为何我们很少看到老死的鱼尸体?


鱼的种类和数量如此之多,为何我们很少看到老死的鱼尸体?


文章图片


鱼的种类和数量如此之多,为何我们很少看到老死的鱼尸体?


文章图片


鱼的种类和数量如此之多,为何我们很少看到老死的鱼尸体?


文章图片


鱼的种类和数量如此之多,为何我们很少看到老死的鱼尸体?


文章图片


鱼的种类和数量如此之多,为何我们很少看到老死的鱼尸体?


文章图片


鱼的种类和数量如此之多,为何我们很少看到老死的鱼尸体?


文章图片


鱼的种类和数量如此之多,为何我们很少看到老死的鱼尸体?


2013年6月 , 辽宁团结水库出现了大量的死鱼 , 经过3天的打捞 , 共计有10万斤死鱼被打捞上来 。 经过专家对鱼的分析发现 , 这些鱼均为鲫鱼 , 死亡原因是寄生虫感染 。 而同样在这个水库中的其他鱼类并没有被感染和死亡 。

鱼集体死亡的事件还有很多 , 但是这些事件十之八九都是发生在人工养殖的水体内(上面团结水库也是放置的鱼苗 , 之所以说十之八九是因为在非洲马拉河曾经多次出现鱼类集体死亡的事件 , 原因是上游4000头河马大量排便导致的) 。
在野生水体内 , 且不说鱼类集体死亡 , 就算是几条死鱼都是比较少见的 。 但是在脊椎动物中 , 种类最多的是鱼类 , 约有超过24000种 , 占脊椎动物种类的53% , 是鸟类种类的约3倍 , 它们遍布世界各地的淡、海水水域之中 。

那么问题来了 , 鱼的种类和数量如此之多 , 我们为什么却很少在野生水体内看到鱼的尸体呢?难道是鱼的寿命都很长导致的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鱼的种类和数量如此之多,为何我们很少看到老死的鱼尸体?】鱼的寿命?
上面我们说过 , 全世界范围内已知的鱼类就超过了2.4万种 , 它们体型大小不一、习性差异较大 , 同时不同种类的鱼寿命差异也很大 。 通常寿命与体型有一定的关系 , 比如陆生动物中大象的寿命明显高于狮虎 。 那么 , 鱼的寿命与体型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几种鱼的寿命 。
体长平均5厘米的佛泽瑞尾鱂鱼平均寿命仅有40天左右 , 是已知寿命最短的鱼;体长平均7厘米的麦穗鱼平均寿命有3-5年;体长平均不足20厘米的鲫鱼寿命平均达到了10年;(下图为佛泽瑞尾鱂鱼)

从这几种鱼类的寿命看 , 确实体型越大的鱼寿命越长 , 但是这个说法并不绝对 , 我们举个例子 , 狗鱼的平均体长在60厘米左右 , 与青鱼差不多 , 但是青鱼15年以上的都极其罕见 , 而目前已知的最长寿的狗鱼寿命可达190岁 。

除此之外 , 现存最大的鱼是鲸鲨 , 它的平均寿命在70-100年 , 而生活在北冰洋海域中的格陵兰睡鲨其性成熟的年龄就达到了平均156岁 , 平均寿命272岁 , 最大寿命超过了400岁 , 是现存寿命最长的鱼类 。

由此可见 , 鱼的种类繁多 , 它们不同种类之间的寿命差异也很大 , 区间竟然大到了40天-400岁 , 不过 , 从整体上看 , 体型越大的鱼往往寿命越长 , 因此 , 以整体体型划分的话 , 体长在20厘米以下的鱼类寿命通常在1-5年之间 , 体长在20厘米-3米区间的鱼类寿命在10-20年之间 , 超过3米的鱼类寿命区间在50年-400年之间 。

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鱼类的尸体?
在众多的鱼类中 , 寿命在1-20年的占据了超过80% , 再加上鱼的数量如此之多 , 按理说每天都有很多的鱼自然老死 。 而且除了软骨鱼类 , 其他鱼类都是靠鱼鳔来控制浮沉的 , 鱼在死后 , 其鱼鳔无法正常工作 , 气体无法排出 , 此时的鱼鳔内充满了气体 , 所以鱼的尸体会漂浮在水面上 。

既然这样 , 死鱼应该是在水面上常见才对 , 为何很少能看到呢?有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大多数鱼不会老死 。 正是因为鱼的数量和种类多 , 所以在食物链中 , 大部分鱼是处于相对底层的 , 比如大鱼吃小鱼 , 许多爬行动物、鸟类也会以鱼为食 。 那么 , 什么样的鱼更容易被这些天敌捕杀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