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汤的出处来源
出处来源(《云歧子保命集》)
药物组成:桑白皮、熟地黄各15g , 人参、黄芪、紫菀、五味子各8g 。功效主治:补肺益肾 , 清火化痰 。治肺肾两虚之咳嗽无力 , 骨蒸劳热 , 盗汗自汗 , 痰多喘逆 , 虚劳气短 , 时寒时热 , 易于感冒 , 舌淡 , 脉虚软无力者 。
方解:本方治证乃肺肾两虚之虚劳咳嗽 。治宜补肺益肾 , 清火化痰 。方中主药熟地黄补血滋肾阴 , 取其“壮水之主 , 以制阳光”之意;辅以人参、黄芪益气补肺 , 五味子收敛肺气而止咳;佐以桑白皮泻肺平喘 , 紫菀化痰止咳 , 使补中有泻 , 温中有寒 。诸药合用 , 以补益肺肾 , 制虚火上炎 。
药理研究:升高白细胞 , 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 , 强心 , 降血压 , 兴奋造血机能而具抗贫血作用 , 利尿 , 抗菌 , 解热降温 , 祛痰镇咳 , 抗炎 。其中桑白皮平喘镇咳 , 利尿消肿 , 抗菌 , 降血压 , 镇静安定 , 抗惊厥 , 降温;紫菀祛痰镇咳 , 抗菌 , 抗病毒 , 利尿;五味子镇静 , 抗惊厥 , 镇痛 , 解热 , 祛痰镇咳 , 保肝 , 降谷丙转氨酶 , 增加血糖和血乳酸 , 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
临床应用:本方是治肺肾两虚 , 虚火上炎所致劳嗽的方剂 。以咳嗽日久 , 咳声低微 , 日晡潮热 , 两颧红赤 , 自汗盗汗 , 或多喘逆 , 舌淡 , 脉软无力为据 。若午后潮热较甚者 , 加银柴胡、地骨皮、黄芩;痰多者 , 加杏仁、浙贝母 , 化痰止咳;如咯血者 , 选加侧柏叶、仙鹤草、藕节、白芨、阿胶、参三七 , 以止血;痰粘难出者 , 加川贝母、瓜蒌子 , 以润肺化痰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 支气管炎 , 支气管扩张 , 肺炎 , 肺气肿 , 喘息型支气管炎 , 心原性哮喘 , 肺结核 , 矽肺 , 癔病等属肺肾两虚者 。
现代制剂:汤剂 。
用途用法:水煎 , 一日一剂 , 饭后一小时分3次温服 , 每次加蜂蜜少许冲服 。
【补肺汤的出处来源】本方歌诀:补肺桑皮熟地参 , 黄芪紫菀五味群 , 肺肾两虚致劳嗽 , 清火化痰益肺肾 。
推荐阅读
- 大造丸的出处来源
- 拯阴理劳汤的出处来源
- 人参蛤蚧散的出处来源
- 人参固本丸的出处来源
- 百合固金汤的出处来源
- 月华丸的出处来源
- 七味都气丸的出处来源
- 麦味地黄丸的出处来源
- 益胃汤的出处来源
- 阴虚胃痛冲剂的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