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等效论到辨证论和相对论


从等效论到辨证论和相对论


文章图片


广义等效原理既在理论形态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 也在应用场景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 , 广义等效原理在理论和应用领域的表现形式遵循普通哲学多样论的等效原理 。 从事物的等效关系发生出事物的联系性关系和转换性关系 , 从广义等效原理推导出科学哲学和对应的普通哲学的联系原理或联系性原理和转换原理或转换性原理 。
一方面 , 从等效原理推导或延伸出联系原理和转换原理 , 另一方面 , 从联系原理和转换原理推导或延伸出等效原理 , 联系性和转换性的事物和原理遵循了科学哲学的相对性原理 , 科学的和哲学的“第一性原理”有一定的相对性 , 新科学哲学和对应的新哲学把广义等效原理看成或列为第一性原理 , 把狭义等效原理或物理学的等效原理看成或列为理论物理学的第一性原理 。
新科学哲学是事件哲学 , 任何一个事件的发生既引起了事件主体的变化 , 可以称之为主体性效应或自身性效应;也引起了事件次体的变化 , 可以称之为次体性效应或伴随性效应 。 主体效应或主体性效应和次体效应或次体性效应、自身效应或自身性效应和伴随效应或伴随性效应的等效关系既可遵循科学哲学的对应性原理 , 也可遵循科学哲学的对应性破缺原理 。
当任何一个事件发生时 , 主体性效应的程度可能相当于伴随性效应 , 主体性效应的程度可能超过或少于伴随性效应 , 当主体性效应相当于伴随性效应时 , 出现了两者效应不增不减的情形 , 主体性效应超过伴随性效应的情形适合科学哲学的递减效应原理 , 主体性效应少于伴随性效应的情形适合科学哲学的递增效应原理 。
任何一个事件的发生不仅引起了自身或主体性事物的变化 , 而且引起了伴随或次体性事物的变化 , 新科学哲学把事物或事件的变化看成是事物或事件的效应或效用 , 新科学哲学以事物的效用或事件的效应为研究的对象之一 。 把事物的效用看成是事物的原理或把事件的效应看成是事件的原理 , 可以将事件的自身或主体性效应理解为自身效应原理或主体性效应原理 , 可以将事件的伴随或次体效应理解为伴随效应原理或次体效应原理 。

事件哲学既清楚地表明了自身事件和伴随事件或主体事件和次体事件的等效关系 , 也明确地表示了主次事件的联系和转换关系 , 自身事件和伴随事件或主体事件和次体事件既通过等效性表现了事件的联系性和转换性 , 也通过联系性和转换性表现了事件的等效性 , 简要说来 , 等效原理在静态上表现为联系原理 , 在动态上表现为转换原理 。 新科学哲学通过事件哲学打通了广义等效论和辨证法哲学或辨证法原理的“任督二脉” , 有效地实现了两种哲学体系在历史和逻辑时空的“交汇对接” 。
从广义相对论到宇宙学的引力或时空弯曲场方程 , 可以将广义相对论的建立看成是一个理论物理的主体性事件 , 将引力或时空弯曲场方程的推论看成是一个理论物理的伴随性事件 。 从广义相对论建立的一个理论事件触发了一系列的应用事件 , 科学人士熟悉的从预言到证实的科学发现有若干项 , 其中包括光线弯折 , 光线经过太阳之类大质量天体的引力场时发生弯曲现象;引力红移 , 新科学哲学解释了光的引力红移和光的多普勒红移遵循物理哲学形式论的等效原理 。
电磁波从强引力场传播到弱引力场时发生红移 , 反之 , 电磁波从弱引力场传播到强引力场时发生蓝移 , 新科学哲学说明了光线的红移和蓝移现象无非是光的波长依照递增原理和递减原理而发生的相应变化;引力波事件 , 加速运动的大质量物体产生了人们可以探测的引力波 。 从2015年到现在 , 国际引力波探测团队多次发现了引力波信号;时间修正 , 北斗导航和GPS导航的精确性以广义相对论修正的时间为依据 , 不能忽略在卫星时间和地面时间之间发生的微小差异 , “时间换空间”遵循科学哲学的等效原理 , 几微秒的时间差异可能带来地面导航几十米、几百米的距离误差 。
从广义等效论到宇宙学的大荒漠理论 , 可以将广义等效论的建立看成是一个科学哲学的主体性事件 , 将宇宙学大荒漠理论的推论看成是一个宇宙哲学的伴随性事件 , 从广义等效论建立的一个科学哲学事件触发了一系列科学哲学原理的产生 。 新科学哲学和对应的普通哲学以抽象性原理的产生、生长和转化为研究的对象之一 。 广义等效原理在辨证法哲学或辨证法原理领域表现为联系性原理和转换性原理 , 在物理学领域表现为不变性原理、守恒性原理和统一性原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