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帝|盱眙县甘泉山传统庙会始于唐代,盛于明太祖年间,现在怎么样了呢?( 二 )


文章插图

(项羽)
于公元前208年的九月,秦国大将章邯组织军队在定陶打败了楚国的军队,项梁在逃离的过程中不幸中枪丧失生命,楚国的军队将士惶恐不安,纷纷往后退撤。
就在这关键时刻,楚怀王熊心为稳定军心,重整旗鼓,挺身而出,承担了起义军西楚政治的军事重任,果断地将都城从平安无险的盱台迁至前沿阵地彭城,并任宋义为上将军,号称卿子率领的冠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
在这美好的愿望下,缺乏正确的指挥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像盱眙一样的风水宝地)而受损。
义帝|盱眙县甘泉山传统庙会始于唐代,盛于明太祖年间,现在怎么样了呢?
文章插图

——听从项羽的北上建议,离开盱眙而香消玉损
楚怀王雄心听从了项羽的北上建议后,迁都彭城,没有及时认清项羽的野心,被项羽高帽子带在头上(称之为义父),再加上自己一时头脑膨胀,考虑问题欠妥而趁机夺取项羽的政权,部署楚国军队防备秦国军入侵,同时重用刘邦、宋义、陈婴、吕臣父子等非项氏将领,架空项羽的权力,熊心任命刘邦为砀郡长,同时封刘邦为武安侯。
秦国大将章邯消灭项梁起义部队后,认为楚国的军队已经不足为祸患了,于是就率领军队北上抗击,和王离率领的秦国军队合力抗击赵国军队,将赵国军队围困在巨鹿城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赵国国王派使臣前去求援。
熊心任命宋义为上将军,率领项羽等将领北上去救援赵国,让刘邦率领起义军西进攻打秦国军队,为了激励将士在出发前发布了著名的所谓“怀王之约”,这份约定严重地影响了熊心与项羽的关系。
义帝|盱眙县甘泉山传统庙会始于唐代,盛于明太祖年间,现在怎么样了呢?
文章插图

项羽认为熊心有意压制自己,便耿耿于怀,当起义部队离开了熊心的控制后,项羽就借故宋义指挥不当,在争吵中杀死了宋义,并顺利夺取了宋义的兵权,在巨鹿之战中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先派军队阻断章邯的军队,用生力军围剿“王离的军队”,等消灭王离的军队后,再集中大部队逼迫章邯军队投降,等章邯军投降以后并将其杀掉,这样就基本上歼灭了秦军主力。
而刘邦率领起义部队一路顺风攻打进入关中后,就一边派人守住关中,一边又消灭了秦国的其它军队后,知道自己军队不如项羽军队强,就退出关中,进行部队修整,做好养精储锐。
当项羽率领大部队入关后,就抛弃了所谓的“怀王之约”,表面上尊称熊心为有名无权的“义帝”,实际上大行分封天下的18路诸侯,并将熊心迁移到彬县,当义帝熊心由彭城南下赶赴彬县的途中,项羽秘密命令三王诛杀义帝,义帝经由九江国前往彬县时,被英布派人追杀在彬县境内,这便是有名的离开盱眙北上而导致的香消玉损的面纱。
义帝|盱眙县甘泉山传统庙会始于唐代,盛于明太祖年间,现在怎么样了呢?
文章插图

二、据传说义帝显灵建庙供佛,成为佛家名胜之地的面纱——佛家名胜之地是怎样来的呢?
根据传说,有一天,有一名士外高僧游客路过甘泉山,在山腰看到一群凤凰,于是与这群凤凰追逐打闹起来,打着打着,一直打到四百八十六步的山腰,一不小心,一脚滑入在草丛中,就扭伤了脚窠,在疼痛疲惫中昏睡过去,梦见义帝和凤姑在此地用傍边的泉水搅和草药为他疗伤,等他醒来后就不见了,为了报答义帝凤姑的治疗,他在此休养期间建立起一草棚,后供路人纳凉休息。
后人根据这个传说,在此修建一座庙和两间草房供云游四方的僧人住宿、食用。
刚解放的时候,此地童山濯濯,仅有破庙一座,两间破草房,供奉着佛祖啊,菩萨啊好几尊!游客也很少来往,一直到了民国38年的8月,才有泗洪人王执中离开家当和尚入住这个寺庙里,当地的老百姓称他为王道人。
到1982年的时候,原来的破庙重新扩建成大殿、僧房,这个时候出家僧人已经有4个。到了1982年的时候,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宗教的盛行,在贤达志士的倡议下,政府投资在原来地址上重新修建,才建成了今天占地4万平方米、背靠着甘泉山、三面环绕淮河水、成为了风景秀丽的都梁寺。
当都梁寺建成以后,各届主持人不负政府重托,一边精心修佛,以精锐的佛理吸引修心参佛信徒,云游四方雅士,云集于甘泉山;另一边主动联系有佛理精英讲佛受法,致使每年的四月初八,在都梁寺举行甘泉庙会,信徒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有万人攒动,香火旺盛,成为佛教胜地、文化名山的面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