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碳市场与电力市场耦合的欧洲经验( 二 )


在此基础上 , 碳市场和电力市场的耦合得以实现 , 弥补两个市场各自的劣势 。 欧洲的电力市场虽然优化了电力资源配置 , 但让成本更低、排放更高的火电一度成为电力企业的首要选择 。 而当碳市场使碳配额成为稀缺资源 , 将弥补电力市场的这一缺点 , 帮助欧洲更快更好地实现减排目标 。
与此同时 , 欧洲碳市场虽然让排放二氧化碳成为一种商品 , 但碳价的波动会给企业的经营和投资带来风险 。 不过 , 大宗商品与碳资产的投资组合或许对减少碳风险、增加收益十分有利 。
“耦合”将加速低碳转型
从能源的利用角度来说 , 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耦合可以在不增加弃风、弃光率的条件下 , 加快可再生能源利用速度 。 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转型的突破 , 也将是对其他产业的良好示范 。
2010~2015年 , 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2000~2005年 。 根据欧洲电力部门相关报告 ,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第三阶段碳配额价格上涨 , 对燃煤电厂的经济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2019年以硬煤和褐煤为燃料的发电量迅速下降 , 当年硬煤发电量下降了32% , 褐煤发电量下降了16% 。 而煤炭发电缺失的发电量有近一半由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替代 。 在此情况下 , 2019年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8年减少了12% , 减少量达到1.2亿吨 。
在欧洲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扩大的同时 , 其内部因为不同国家资源禀赋不同、可再生能源分布不同而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 , 可由欧洲跨国电网的互通得到进一步改善 。 例如 , 法国核电充足 , 有近60座核电站 , 2019年核电占其全部发电量的66.5% 。 在满足法国国内电力需求之后 , 法国通过跨国电网将额外的核电出售给周边国家来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 。 此外 , 欧洲的主要电力负荷区在中欧和西欧的经济发达地区 , 但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电源大多数在光照充足、风资源丰富的北欧国家 , 跨国电网的互通帮助电力企业降低弃风、弃光率 , 节约成本 。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 , 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耦合可以帮助电力企业更好地在减排目标下实现转型 。
一是电力企业可以进行风险对冲 。 电力企业通常采用两个手段来保值及盈利 , 其一是通过发电燃料、发电量以及碳配额的跨市场交易进行套期保值 。 企业选择在电力市场卖出一定比例的发电量远期 , 再买入满足未来发电用的燃料远期和碳配额远期来锁定碳价 。 其二是通过市场的价差进行套利操作 。 一种是利用一级市场(拍卖)和二级市场之间的价差进行套利 , 另一种是通过碳配额与核证减排等不同碳资产之间的现货或期货价差进行套利 。 除此之外 , 许多电力企业会成立专门的碳资产管理部门来负责在碳市场中的投资和交易 , 以便巩固企业市场地位和增强企业实力 。
二是电力企业不必担心转型的资金 。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需要政策支持和持续的资金投入 。 在早期 , 政府为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 投入了大量资金 , 却造成了极大的财政压力 。 碳市场的拍卖机制不仅能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 , 还为电力企业提供稳定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 。 随着免费配额的不断减少和经济的发展 , EU-ETS的拍卖收入逐年增加 , 2019年年收入超过140亿欧元 。 2013年至2019年期间 , EU-ETS有一半以上的拍卖收入用于能源和气候相关项目 , 其中用于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 , 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力企业的转型提供了安全保障 。
欧洲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耦合经验值得我国参考 。 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耦合将提高企业减排的积极性 , 加快电力行业的清洁低碳发展 , 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 , 不会对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造成严重冲击 。
鉴于我国的电力市场化程度、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活性均有待提高 , 建议加强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协同 , 达到与欧洲碳市场与电力市场耦合相似的效果 。 具体如下:一是应加快扩大碳市场规模 , 在碳市场中纳入更多其他行业的碳排放主体 , 以增加碳市场的流动性 。 二是可以适度地放松电价管制 , 因为在我国用电价格显著低于供电成本的情况下 , 电价的上升可以刺激提高能源效率 , 这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 三是可以合并两个市场中功能相似的监管机构 , 以降低碳市场运行的成本 , 同时增加碳金融衍生品的交易 , 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双碳”目标 。
(作者均供职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与管理学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