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曾是南京繁华的水乡古镇,现存400多米老街,本地人都不知道这里

古镇|曾是南京繁华的水乡古镇,现存400多米老街,本地人都不知道这里

文章图片

古镇|曾是南京繁华的水乡古镇,现存400多米老街,本地人都不知道这里

文章图片

古镇|曾是南京繁华的水乡古镇,现存400多米老街,本地人都不知道这里

文章图片


南京 , 有六朝古都的沧桑洗礼 , 也有现代化都市的灿烂文明 , 让这座依山傍水的历史名城别具魅力 。 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 , 越来越显露出“此消彼长”的遗憾 。 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成为了这座城市的风貌 , 而那些见证历史沧桑的古村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都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 。 今天我要分享给大家的这座古镇就是如今繁华不再 , 它有辉煌的过往 , 可现在退步衰微 , 那么这座古镇为什么会这样呢?听我一一道来 。

漆桥古镇位于南京市高淳区 , 苏皖交界处 , 古镇因一座木桥而得名 。 这里水陆交通便利 , 早在南宋晚期就已是著名的集市 , 到明嘉靖年间更是达到繁华的鼎盛 。 车水马龙 , 南货北货购销两旺 , 除坐贾和作坊之外 , 还有走足的小贩 , 跑江湖的好汉 , 三教九流 , 不绝于市 , 赶集的摩肩接踵 , 热闹非凡 。 如今古镇依然保留着一条长400多米的老街 , 民居、商铺、庙宇保存完好 。

在老街南端 , 有一座三孔石桥 , 横跨漆桥河 , 是古镇人沟通两岸的重要通道 。 据《民国高淳县志》等史载:西汉末年 , 西汉末年 , 丞相平当为了躲避王莽之乱 , 辞去官职后 , 携带家眷来此隐居 。 为了方便族人通行 , 在河上修建起一座木桥 。 为了防止桥身腐烂 , 便在桥身涂上丹漆 。 因为在旧时漆是一种很名贵的材料 , 所以当地人就把这座木桥称为“漆桥” , 桥下的河称为“漆桥河” , 把桥边上的镇集称为“漆桥镇” 。 明代开始 , 原来的漆桥就由这座三孔石桥所取代 。

漆桥老街属于那种未加过多开发 , 纯天然型的乡镇老街区 , 古街区一条仅500米古朴的石板路 , 留着一道道历史的辄痕 。 街边建筑均为砖木结构 , 抬头观望 , 屋檐外挑 , 大多建筑为三开间 , 临街门面仍保留了木质矮墙 。 二层临街面设有骑楼、花窗 。 多数为前店后宅布局 。 因为风雨侵蚀 , 木门上木料的纹路清晰可见 , 屋檐外挑 , 门楣雕有精美的纹饰 。 大多因年久失修而显得古灵沧桑 , 一些窗棂门眉虽透着久无人居的朽拙 , 却更让人浮想那时光交错的曾经……

每隔几幢建筑就留有临水通道的小巷 , 巷中辟门 , 形成前门、后门与腰门 。 深入里弄 , 不少老式住宅的面墙 , 仍保留了砖砌对称气流通风窗 , 原住民在这里栖息生活和老街、老宅、老巷融为一体 , 成为一道古色古香的风景 。 老人 , 黄狗 , 稀疏的游人 , 泛黄的记忆 , 空巢的乡村 。 村落中很多的房屋现在已经缺乏人气了 , 从破败感可以看出村中的壮劳力大多也是在外谋生 , 村中大多是留守的老人还在做着一点小生意 。

明朝嘉靖年间 , 漆桥镇成为“高淳七大市”之一 , 那时的漆桥商贾云集 , 百业兴旺 。 如今在漆桥老街的石板路上 , 还有一条深深的印迹 , 据说就是当年南来北往的独轮车运货时留下的车辙 。 那些古老的洗尽铅华的酒楼茶肆 , 书场墨庄 , 匾额旗招也早已被浮华的喧嚣所湮没 。 沿街虽有店铺 , 但并没有多少游人 , 推开门扉 , 几无人应 。 一些近乎失传的古老手工艺 , 在这江南偏僻小镇仍旧滋润地延续着 , 老式竹篾匠、老式豆腐作坊、老铁匠铺、穿着对襟衣衫的老人、老手工木雕艺人 , 古朴典雅之美尽显 。

【古镇|曾是南京繁华的水乡古镇,现存400多米老街,本地人都不知道这里】提起高淳第一印象便是高淳老街 , 但几乎不会有人知道高淳北边还有个桥漆古镇 , 距今已有大几百年的历史了 , 老街不长 , 但是人不多 。 避开城市的喧嚣 , 一家人出来走走停停 , 逛逛老街 , 还是很不错哒 。 那么 , 你是否喜欢到古村镇游玩 , 感受历史的韵味?对于现在国内充满商业气息的古镇都有哪些看法?你是否喜欢像漆桥古镇这样原始的古镇?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到这里走走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