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陈氏进士民宅为西昌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
有人愿用一辆小车换一扇花窗
被后人们断然拒绝
“由于陈家后代都已分散到各地,加上经济能力有限,无力将陈家大院完整修缮。”多名陈氏后人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此前,他们一直担心大院坍塌消失。尽管如此,陈氏后人也在尽力修复大院。
陈氏后人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前年,他们陈氏后人凑钱,请来工人对老宅进行了维修,“这次维修持续了半年多。由于财力有限,也只能进行小修小补。我们也希望政府出资修复,恢复它曾经的辉煌,让陈氏后人永远记住陈家大院,也让世人记住这段历史。”
陈德康妻子张玉介绍,这么多年来,陈氏后人一直尽力保护着大院。曾有人愿意用一辆小车换老宅一扇精美木雕花窗,被他们断然拒绝。“以前,还有一些不法分子盯上大院的石碑、花窗等,但都被我们制止了。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我们有义务保护好,不能成为历史的罪人。”
文章插图
陈家后人站在陈家大院内。
文章插图
陈家大院内的碑文。
张玉介绍,去年以来,高山堡启动了拆迁安置工作,目前当地很多民居已经拆除,但是陈家大院得以保留,并在今年进行修缮工作。“由于政府要对陈家大院进行修缮,他们住在里面的二三十户人已经搬出大院,政府给了相应的安置和赔偿。”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在修缮现场看到,老宅庭前院后都做了保护措施,揭下来的青瓦、椽木、雕窗被一一标号记录,保存起来,留待后用。
文章插图
正在修缮的陈家大院。
进展:
今年2月修缮工作正式启动
半年后老宅将焕然“重生”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从西昌市相关部门获悉,近年来,西昌市一直在开展对陈家大院的保护管理工作。
春节过后,西昌市川兴镇高山堡乡村振兴文旅项目一期工程正式打围施工。该项目距离西昌中心城区约7公里,项目以陈家大院文物保护性修缮为基底,以创新驱动引领三产融合发展,全面整合川兴镇优势文旅资源,为川兴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构筑新地标,打造西昌最美“东大门”。
据考证,高山堡是一个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多姓聚居的古老村落。“苏巫陈、尹周罗、傅伍郑”9姓人,亲如弟兄,聚族而居。高山堡9姓人始祖,原籍多为江南福州府或苏州府,在明朝初年“以武力定天下”“广疆宇”,开发滇蜀政策背景下,他们从军来到建昌(古时西昌)。高山堡原有建筑多为明清风格的木架构土坯小青瓦房屋,房屋密集,自成四合院落。
负责陈家大院文物修缮工程项目的现场负责人谌立春介绍:“2月4日,陈家大院修缮正式启动。在启动修缮之前,项目建设方以及建筑设计方、文管所工作人员等,对大院进行了详细的文物踏勘,把大院底子摸清了,包括建筑风格、建筑材料、雕窗工艺、墙体砌筑材料等。根据大院的历史风貌进行修缮方案设计,并按照设计图纸进场施工,力争一砖一瓦都做到原汁原味。”
据悉,该项目估算总投资约6.8亿元,包括陈家大院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现有的古村落、戏台、文昌宫、碉楼、东侧生态田园景观打造,市政道路、水系建设以及文旅产业开发,包含温泉民宿、度假客栈、特色商业街区、地下停车场、温泉冷泉体验区、陈家大院社区活动中心、康养居住等。
按照规划设计方案,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86.80亩,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用地面积27639.65平方米,北区陈家大院整治工程总用地面积30226.12平方米。
文章插图
高山堡乡村振兴文旅项目效果图全景,陈家大院位于左侧。
根据修缮设计方案,陈家大院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抢救性修复。房屋整体结构和材质都会保持原来的模样,一些破损的窗户、门柱、房梁等,也会按照曾经的历史资料图片进行还原。
文章插图
陈家大院修复效果图。
据了解,该项目分两期进行,今年9月30日前,将完成陈家大院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届时,这座历经200多年风雨沧桑的清代老宅将焕然“重生”。
推荐阅读
- 飞雪|【风景“浙”独好】飞雪迎春到每一颗雪花都将带来春天的期许
- 悬谷|地质专家解码四川“冰雪”:地理优势造就滑雪场 冰川“割裂”出美景|“热”雪四川?
- 银川|美极了!银川又见“贺兰晴雪”
- 县旅文局|海南澄迈各相关旅文场所暂停开放
- 驾驶舱玻璃|一客机驾驶舱玻璃出现裂纹,备降武汉
- 北京2022|冬奥带旺冰雪经济
- 乡村|乡村民宿“真香”
- 风挡|吉祥航空一客机风挡现裂纹:7分钟下降4300米紧急备降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日照旅行看日出攻略,超详细的注意事项以及亲身经验分享先码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