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西昌市,有一座2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陈家大院。在这里,曾出过一个文进士、一个武魁将军。2000年,陈家大院被列为西昌市文物保护单位。
一门两院,文武双全,东院“将军第”,西院“进士第”,陈家大院曾是当地显赫的“名门望族”。大院建成以来,陈家后人一直在居住,是西昌规模最大的传统院落式民居。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陈家大院部分建筑或垮塌或被拆除,最终保留下来一部分。
文章插图
陈家大院。
陈氏后人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他们一直保护着古宅,还曾凑钱保护维修过。曾有人愿意用一辆小车换老宅一扇精美木雕花窗,被他们断然拒绝。“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我们有义务保护好,不能成为历史的罪人。”
今年2月4日,西昌市正式启动对陈家大院的修缮。2月17日,红星新闻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修缮工作正在进行中,整个大院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抢救性修复。预计在半年后,这座历经200年风雨的老宅将焕然“重生”。
现场:
200多年历史古宅启动修复
10余代人在此居住
据了解,西昌在汉朝时期称邛都,是川滇线上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位于川兴镇的高山堡,是西昌保存比较完好的古村庄之一,陈家大院就坐落在这里。
2月17日,望着正在修缮的陈家大院,74岁的陈氏后人陈德康老人有些感慨:“我在大院里住了70多年,对这里很有感情。现在看到大院得到修复,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我心里很高兴,这样能留住历史乡愁。”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看到,大院主要由两个对称的四合院和前后两个庭院构成,建筑古朴典雅。大门处撑着木柱的石墩上,雕刻着古代吉祥物麒麟的图案,线条流畅、形象生动。走进大门,穿过小天井,再上3个石阶,走过中门,便是视野更为开阔的大天井。
房屋内部均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正房一楼一底,比两侧的厢房要高大得多。四合院内,楼阁和厢房有几十扇花窗,图案各异,雕工精美,具有艺术性和装饰性,给人很强的视觉享受。不过,老宅的门、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
文章插图
陈家大院的厢房。
陈德康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陈家大院曾经很辉煌,在西昌当地也很有名气。“我们这个大院,曾出过一个文进士、一个武魁将军。”陈德康等陈氏后人介绍,这座古宅有200多年历史,已经有10余代人在大院里生活或居住。
历史:
东院“将军第”西院“进士第”
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 武魁|200年老宅出过武魁、进士 四川西昌启动陈家大院文保修缮】据史料记载,陈家大院建于清朝乾隆时期,距今已有200余年,是西昌川兴镇高山堡古村里显赫的“名门望族”“进士第宅”。一门两院,文武双全,东院“将军第”,西院“进士第”,为清代武魁陈其纲及其弟恩进士(贡生)陈其纪的宅邸。
资料显示,陈氏家族在高山堡的时间不算最久,但其灿烂的家史,却在当地首屈一指。
陈氏先祖陈文,是福建福州府清县人,于明朝作为一名武官,被派往边陲邛都驻守防御,年老退役后,定居高山堡。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即陈学诗一代共有两子,长子叫陈其纲,次子叫陈其纪,前者是武魁,后者是进士。陈学诗擅长经营,为一方富豪。
以后数年,陈氏家族仍然人才辈出,例如咸丰时期出现了陈时亨将军。
“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陈家后代曾搬出去住。陈家大院被当作公共食堂和养老院用。”陈德康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后来因为许多历史原因,陈家大院部分建筑或垮塌或被拆除,最终保留下来的就只有目前的部分。“曾经最辉煌的时候,陈家大院总占地20亩左右,住有200多人。”目前,陈氏后人有上百人,村里有几十人,“每年7月,我们都回到这里祭祖,每年也会在这里团年,最多的时候要坐10多桌人。”
大院建成以来,陈家后人一直在居住,是西昌规模最大的传统院落式民居。
2000年,陈家大院被正式公布为西昌市文物保护单位。曾有专家发表论文称,陈家大院是西昌古建筑文化的瑰宝。大院主要由两个对称的四合院和前后两个庭院构成,建筑古朴典雅,环境依山傍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它对该地区民间建筑和民族文化水平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价值。
推荐阅读
- 飞雪|【风景“浙”独好】飞雪迎春到每一颗雪花都将带来春天的期许
- 悬谷|地质专家解码四川“冰雪”:地理优势造就滑雪场 冰川“割裂”出美景|“热”雪四川?
- 银川|美极了!银川又见“贺兰晴雪”
- 县旅文局|海南澄迈各相关旅文场所暂停开放
- 驾驶舱玻璃|一客机驾驶舱玻璃出现裂纹,备降武汉
- 北京2022|冬奥带旺冰雪经济
- 乡村|乡村民宿“真香”
- 风挡|吉祥航空一客机风挡现裂纹:7分钟下降4300米紧急备降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日照旅行看日出攻略,超详细的注意事项以及亲身经验分享先码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