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莎草根(《别录》),香附子(《唐本草》),香附米(《求真》),三棱草根(《中药志》) 。
【来源】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 。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山东、浙江、福建、湖南、河南等省 。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
【历史沿革】唐代有炒法(《理伤》) 。宋代有微炒(《苏沈》),去毛(《指迷》),麸炒舂去皮(《普本》),炒去皮毛(《总微》),饭上蒸(《洪氏》),煮制(《传信》),炒令极黑(《济生》),生姜汁甘草浸,米泪水浸、与大蒜仁共煮,酒炒,半酒半醋浸炒,石灰炒,黄子醋、盐共煮(《朱氏》),醋炒(《杂录》),童便、醋、盐水制法(《疮疡》) 。金元时代有盐水炒(《活幼》),童便浸、醋煮法(《丹溪》) 。明代有生姜汁浸焙后炒焦,烧存性,与巴豆同炒焦,去巴豆(《普济方》),皂角水浸、用巴豆泥煨(《奇效》),用童便、酒、醋、盐水、茴香汤、益智仁汤、萝卜汤七制(《滇南》),青盐炒(《纲目》),用酒、醋、童便、山栀汁四制(《准绳》),用酒、醋、盐水、童便四制(《万氏》),炮(《医学》),用醋、米泔、酒、童便、蜜水五制(《保元》),同艾、醋浸后用盐水、醋、童便、乳汁四制,醋浸晒于后用酥、童便、醋、盐水四制法(《醒斋》) 。清代有蜜水炒(《本草汇》),用酒、醋、酥、盐水、姜汁五制(《钩元》);七制香附:一同当归酒浸,一同蓬术童便浸,一同丹皮、艾叶米泔浸,一同乌药米泔浸,一同川芎、延胡水浸,一同三棱、柴胡醋浸,一同红花、乌梅盐水浸,各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晒干,只取香附为末(《玉尺》);用童便、酒、醋、盐水、姜汁五制(《治裁》);七制香附:用淘米水、陈酒、童便、盐水、牛乳、小扁黑豆、茯神制法(《增广》)等 。现行有醋炙(《中国药典》1995年版),制炭(《中国药典》1963年版),酒炙、四制香附(《规范》),五制香附(《贵州》),七制香附(《樟树》),酒醋制(《上海》),醋蜜制、蜜炙、盐炙、姜炙法(《集成》)等 。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毛须及杂质(《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切制碾碎或切薄片(《中国药典》1995年版) 。
炮制
1.醋炙
取香附粒(片),加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炒干,取出,放凉 。每香附粒(片)100kg,用醋20kg(《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取净香附个置锅内,以武火炒至外表黑色,内面老黄色,取出,乘热加入醋,拌匀,吸尽后以文火炒干或晒干 。每净香附个100kg,用醋20kg(《湖北》) 。
2.制炭
取净香附,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晒干即得(《中国药典》1963年版) 。
3.酒炙取净香附碎块或片,加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每香附块或片100kg,用黄酒20kg(《规范》) 。
4.四制香附
酒、醋、盐、姜制取净香附碎块或片,用姜汁、盐水、黄酒、米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每香附块或片100kg,用黄酒、米醋各10kg,生姜5kg,食盐2kg(《规范》) 。
酒、醋、童便、大青盐制将醋、黄酒、童便和大青盐溶化混匀后,取净香附倒人,拌匀,侯全部被吸完后,用文火炒成黄色,出锅,摊开,晾凉 。每香附100kg,用醋、黄酒及童便各12.5kg,大青盐3kg(《甘肃》) 。
酒、醋、盐、乳汁制将香附米分成四等份,分别与盐水、黄酒、醋、乳汁拌匀,闷润至汁尽时,分别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后将四份香附米混合均匀即成四制香附 。每香附米100kg,用黄酒、乳汁、醋各6kg,食盐0.9kg,加水适量,化开澄清(《河南》) 。
酒、醋、盐、糖制取香附片或粒,加醋、红糖、酒、盐(将红糖、盐溶于醋和酒中),拌匀,吸尽,炒至焦黑色 。每香附100kg,用醋100kg,红糖30kg,黄酒50kg,盐10kg(《汇典》) 。
酒、醋、盐、蜂蜜制取原药,拣净杂质,放人锅内炒黄取出,撞去须毛,簸净,加醋、食盐、白酒、蜂蜜 。共同混合兑沸水适量,与香附拌匀,吸约8~12小时,放人锅内用武火拌炒,炒至透心无水分,呈黑褐色,内心黄棕色,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每香附100kg,用醋10kg,食盐1kg,白酒4kg,蜂蜜2kg(《云南》) 。
酒、醋、姜、童便制将香附炒至毛须焦脆时取出,趁热撞去毛须 。用生姜(取汁),加醋、酒、童便(无童便时加食盐)混匀,共浸香附 。待药汁被吸干,再人锅炒至棕黑色为度,临用时打碎 。每香附100kg,用生姜、醋、酒各10kg,童便5kg(《四川》) 。
【香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酒、醋、盐制取香附,加入辅料与水,煮沸8~10小时(随时加水),闷1夜;次日再煮4~5小时,随时搅拌,至粘汁与香附拌匀时,停火再闷1夜;次日晒半天,放缸中闷1夜,至内外湿度一致,切6mm厚的片,晒干 。或再用布袋撞去细毛茸,筛净屑末 。每香附100kg,用米醋、黄酒各24kg,食盐3kg(以前用童便)(《浙江》) 。
5.五制香附取香附,筛去泥沙,放在锅内,用文火加热,炒香后,均匀洒入醋、酒、姜汁、盐水的混合液,继续炒干,再加入红糖,炒干,取出,晾凉 。每香附100kg,用醋18.75kg,酒、姜汁各6.25kg,盐1.25kg,红糖12.5kg,水适量(《贵州》) 。
6.七制香附取原药材,拣去篾屑,筛尽砂土,用中火炒,撞净毛须,筛去灰屑 。趁热加生姜汁、醋、酒、盐、青盐、童便混合液浸泡1~2天,待汁被吸尽后,置锅内用微火炒至黑褐色,取出放凉 。每香附100kg,用生姜5kg(绞汁),黄酒10kg,醋10kg,盐1kg(用2kg清水加温溶化),青盐2kg(用4kg清水加温溶化),童便5kg(10岁以下男孩小便)(《樟树》) 。
7.酒、醋制取净原只香附,置锅内,加黄酒、米醋和水适量与香附成平面,用文火煮透,使汁吸尽,取出,置蒸笼内,蒸至外黑内深褐色 。取出,晒至半干,切薄片,再将蒸时所得原汁拌入,使之吸尽,干燥,筛去灰屑 。每净香附100kg,用黄酒10kg,米醋10kg(《上海》) 。
8.醋、蜜制取香附,加醋闷透,炒至微焦时,加入蜂蜜拌匀再炒后,晾于 。每香附100kg,用醋20kg,蜂蜜2.5kg(《集成》) 。
9.蜜炙
将蜜化开,滤去杂质,炼至起小泡时,加入用微火炒热的香附,炒至蜜尽,放凉即可(《集成》) 。
10.盐炙取香附,加盐水拌匀,置锅中焙干水气,晒干或烘干 。每香附100kg,用盐3kg,水适量(《集成》) 。
11.姜炙取生姜洗净,捣烂取汁,再加少量水搅匀后,倒人香附,置锅中焙干水气,晒干或烘干 。每香附100kg,用生姜25kg(《集成》) 。
【成品性状】香附:为不规则颗粒状碎块或薄片 。外皮棕褐色或黑褐色 。质硬 。经蒸煮者切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切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 。气香,味微苦 。醋香附:形如香附碎块或片 。表面棕褐色,略有醋气 。香附炭: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质脆,味苦 。四制香附:表面棕褐色,内呈黄褐色,具有清香气 。酒香附:表面红紫色,略有酒气 。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微甘,平 。归肝、脾、三焦经 。
【功能与主治】行气解郁,调经止痛 。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
【用法与用量】6~9g,或入丸、散 。
【处方应付】处方写香附付醋制香附;写生香附付生品;其余各随方付给 。
【炮制作用】香附生用上行胸膈,外达肌肤,故多入解表剂中,以理气解郁为主 。醋炙后引药入肝,增强疏肝止痛作用,并能消积化滞 。酒炙后能通经脉,散结滞 。四制香附以
行气解郁、调经散结为主 。香附炭味苦涩,多用治妇女崩漏不止等证 。《纲目》有“生则上行胸膈,外达皮肤;熟则下走肝肾,外彻腰足;炒黑则止血;得童便浸炒则人血分而补虚;盐水浸炒则人血分而润燥;青盐炒则补肾气;酒炒则行经络;醋炒则消积聚;姜汁炒则化痰饮”的阐述 。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约1%,不同产地的香附挥发油组成不完全相同 。国产香附挥发油含香附烯、-芹子烯、a-香附酮、3-香附酮、广藿香酮及柠檬烯、β-蒎烯、1,8-桉油素、对-聚伞花素、樟烯等 。还含脂肪油、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及蛋白质 。
【现代研究】
1.化学研究
以香附及其炮制品(带毛生香附、醋香附、醋香附粒、醋香附片、去毛香附、醋去毛香附)中的浸出物和挥发油含量为指标,对香附的去毛问题及其最佳炮制品规格进行了研究 。结果:若只从浸出率方面看,香附去毛与不去毛无意义(P>0.01);醋制香附的有效成分析出率高(P<0.01);醋香附片的浸出率明显高于醋香附粒(P<0.01);醋香附片所含挥发油刺激胃肠副作用最低,是香附的最佳炮制品规格以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a-香附酮为指标,对香附醋炙前后乙醇提取液及水煎液溶出量进行比较 。结果:醋炙香附乙醇提取液及水煎液中a-香附酮的溶出量比生香附的溶出量增加近20% 。
2.工艺研究
以大白鼠离体子宫张力变化及大白鼠痛阈变化作为实验观察指标,用正交设计法对香附炮制工艺中的几个重要环节煮、蒸、焖进行了研究,以选择炮制的最佳工艺条件 。结果:香附炮制的最佳工艺为,香附100kg,用醋20kg,另加20kg水,略煮或不煮,使辅料均匀吸收后,再蒸2~5小时,略焖或不焖,即可 。实验结果还表明,蒸的时间和焖的时间对试验结果无显著影响,可取实验范围中的任一水平〔 。另有实验结果表明:用醋量是影响香附质量的主要因素,用醋量20%者>用醋量15%者>用醋量10%者;蒸的时间次之;焖的时间更次之香附传统的去毛方法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 。现有如下改进方法:揉搓去毛法、油砂烫去毛法‘6)、碾米机去毛法(7.8)、磨米机去毛法、糖衣机去毛法等 。
3.药理研究
以大鼠离体子宫解痉作用和小鼠镇痛作用为观察指标,对香附的炮制方法及条件进行比较 。结果:对大鼠离体子宫解痉作用,上海法及改良上海法制品的解痉作用明显优于生香附(P<0.05) 。镇痛作用,雌性小鼠腹腔注射香附的水提醇沉液30g/kg,用热板法测小鼠痛阈,不论生香附还是制香附,均有提高小鼠痛阈的作用,其中以改良上海法为最佳、12) 。
【贮藏与保管】置阴凉干燥处,防蛀;醋香附、酒香附、制香附,密闭,贮于阴凉于燥处 。
【备注】炒炭后及时散热,防止复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