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柴胡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银胡(《求真》) 。
【来源】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var.lanceolata Bge.的干燥根 。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甘肃、陕西、内蒙古等省区 。春、夏间植株萌发或秋后茎叶枯萎时采挖 , 除去须根及泥沙 , 晒干 。
【历史沿革】宋代有去苗法(《博济》) 。明代有去芦、用木通沸汤浸法(《医学》) 。清代有去皮切 , 忌经火(《全生集》) , 炒制(《金鉴》) , 黄特牛溺浸法(《拾遗》) 。现行有炒制、鳖血黄酒制(《上海》) , 鳖血制法(《北京》) 。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 , 洗净(《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切制
1.润切洗净 , 润透 , 切厚片 , 干燥(《中国药典》1995年版) 。
2.煮切取原药材 , 洗净煮透 , 捶扁切片(《集成》) 。
炮制
1.炒制
取银柴胡净片 , 清炒至微焦(《上海》) 。
2.鳖血黄酒制取银柴胡净片 , 用鳖血13%、黄酒25% , 拌匀 , 使之吸尽 , 晒干(《上海》) 。
3.鳖血制先将活鳖杀死取血 , 兑水少许 , 搅匀 , 将银柴胡片倒人容器内 , 再将鳖血
拌匀 , 闷1~2小时 , 润后置热锅内 , 不断翻动 , 炒至微黄色 , 取出晾凉 , 人库即得 。每银柴胡片100kg , 用活鳖400个(《北京》) 。
【成品性状】银柴胡:为类圆形厚片 。外皮淡黄色或黄白色 。切面有裂隙 , 皮部甚薄 , 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 。质硬而脆 。气微 , 味甘 。炒银柴胡:形如银柴胡片 。表面黄色至深黄色 。鳖血制银柴胡:表面淡棕褐色 , 有血腥气 。
【性味与归经】甘 , 微寒 。归肝、胃经 。
【功能与主治】清虚热 , 除疳热 。用于阴虚发热 , 骨蒸劳热 , 小儿疳热 。
【用法与用量】3~9g.
【处方应付】处方写银柴胡付生品;其余各随方付给 。
【炮制作用】银柴胡生用以清虚热、除疳积为主 。鳖血制后能增强清虚热的作用 , 适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 。
【化学成分】含a-菠甾醇、3-谷甾醇、豆甾醇、豆甾-7-烯醇、a-菠甾醇葡萄糖甙、豆甾-7-烯醇葡萄糖甙及银柴胡环肽 。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糠醇 。
【银柴胡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 , 防蛀 。鳖血制银柴胡 , 密闭 , 贮于阴凉干燥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