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英特尔推虚拟场馆仿真技术,瞄准“后奥运”时代体育赛事需求

赛事|英特尔推虚拟场馆仿真技术,瞄准“后奥运”时代体育赛事需求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采访人员 | 彭新
“元宇宙”热潮下 , 数字孪生技术开始给体育赛事和场馆运营带来革新 。
在英特尔推动下 , 名为“VSS数字孪生场馆模拟仿真”的技术服务在冬奥会中得到应用 , 首次在数字虚拟环境中完成冬奥场馆的建模、赛事环节模拟 , 有助于抑制日益膨胀的赛事运营费用 。
“以前我们都是在平面的图纸上进行规划、运行、设计 , 这一次是第一次在虚拟世界的1:1还原的三维数字场馆中进行规划 。 ”英特尔技术专家蒋苏立称 , 当使用虚拟3D模型替代图纸后 , 远程协作成为可能 , 数字化下用于运营场馆和赛事的专业知识(行话称为Know-how)也可得以传承和转移 。
据英特尔披露 , 其奥运场馆虚拟化方案覆盖了12个竞赛场馆、3个奥运村、主媒体中心、北京冬奥组委等多个场馆 , 时间上涵盖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周期 。 蒋苏立告诉界面新闻采访人员 , 英特尔使用多种建模方式 , 包括BIM(建筑信息模型)拉取模型数据 , 也有通过无人机扫描、内部激光扫描等形式实现场馆建模 。
蒋苏立解释称 , 与游戏建模不同 , 数字孪生建模更关注物体和物体、建筑和建筑之间的关系 , 构造一个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1:1的映射 , 包括物体之间关系的特征点的处理和产生 , 以及数据化和参数化的处理等部分 , 均需要较高的算力支撑 。
在赛事运营上 , 国家体育馆男子冰球项目颁奖仪式通过该服务提前进行虚拟预演 。 例如冰球赛事是冬奥项目中参赛人数最多的项目 , 颁奖仪式也较为复杂 , 需要协调颁奖嘉宾、颁奖礼仪以及两支队伍共计55人完成整个仪式 , 有必要提前进行排练减少纰漏 。
据英特尔介绍 , 通过沟通对接国家体育馆颁奖经理 , 了解颁奖仪式过程中的场景设计、流程计划、防疫规定、特殊安排等信息 , 并利用系统整体运行设计功能 , 对颁奖仪式场景进行动态还原 , 整个过程按照现实时间轴推进 , 通过动画表现形式进行预演 , 有望节省现场培训和沟通成本 。
蒋苏立认为 , 通过实现线上统一的协作管理和提供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版本管理以及OA(办公自动化)流程之后 , VSS系统便于场馆运营方及大赛的组织方去了解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 提前规避进度上延迟的风险 。
基于场馆的数字孪生技术 , 服务于高标准奥运赛事的VSS系统也可以用在更多中小赛事环境 。 “相当于把服务的复杂度降到符合中型赛事的复杂度 。 ”蒋苏立称 , 就像Word文档一样 , 你可以用很复杂的功能来实现一个Word文档 , 也可以仅仅做一些小的编辑和傻瓜功能 。 他认为 , 随着赛事越来越多 , 经验越来越丰富 , 底层逻辑有很多都是共性的 , VSS系统会得到更好的拓展 。
【赛事|英特尔推虚拟场馆仿真技术,瞄准“后奥运”时代体育赛事需求】据蒋苏立透露 , 冬奥会只是一个开始 , 之后“VSS数字孪生场馆模拟仿真”技术会继续去服务各种大型比赛赛事 , 如亚运会、大运会等 , 以及体育产业发达的欧洲地区 。 未来 , 基于虚拟环境的彩排和演练 , 还可以将新系统推广至影视行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