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兴衰背后鲜为人知的病毒规律( 二 )

【大国兴衰背后鲜为人知的病毒规律】
相反 , 一个崛起的大国若能未雨绸缪 , 成功应对大流行病的冲击 , 则将促进本国崛起之势 。 1817年印度发生严重霍乱 , 1831年霍乱转至英国 , 导致英国13万人丧生 。 印度更是在1/4世纪中超过2500万死于霍乱 。 当时英国人通过整治城市、清理工业区、完善街道排污体系等方式 , 成功地“关闭霍乱阀门” , 引领工业革命后第一轮全球城市化 , 助推了“日不落帝国”的形成 。规律三:大流行病极可能危及大国领导人的性命 , 增加大国兴衰的变数 。一国领导人的健康状态对该国对外政策的影响极大 , 领袖突然病故更有可能颠覆国家走向 。 公元前429年 , 雅典领导人伯里克利死于瘟疫 , 加之大量城民受感染死亡 , 雅典士气消沉 , 在与斯巴达的希望霸权斗争中最终战败 。 公元前323年 , 亚历山大帝因感染上西尼罗河病毒而亡 , 年仅32岁 ,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亘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也是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亚历山大帝国随之瓦解 。公元180年 , 罗马皇帝马可?奥略留感染瘟疫而亡 , 对罗马帝国冲击巨大 。 1518年天花传入美洲大陆 , 阿兹特克帝国民众视其为神力与天神的惩罚 , 用乱石将皇帝蒙特祖玛二世砸死 。 帝国很快被西班牙殖民者征服 。 1815年 , 长期受梅毒、疥疮、急性传染性肝炎等疾病影响的拿破仑长期有嗜睡、慵懒等症状 , 导致在滑铁卢战役屡屡错失战机 , 无法力挽法兰西帝国之狂澜 。 二战史学界公认 , 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 甚至种族大屠杀 , 与其早年感染梅毒相关 。 1917年 , 遗传“甲型血友病”的末代沙皇唯一直系继承人阿列克赛无力继承皇位 , 俄国封建君主制走向终结 。按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 , 历史演进是由参与历史事件的所有合力决定 。 国家元首感染身亡或使一项事业功败垂成 , 或令一个国家急转直下;有时也会使国家发展出现新的生机 。 无论如何 , 从历史实例看 , 领导人受感染的确影响着大国兴衰的轨迹 。综上所述 , 传染病对大国兴衰的影响可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快速毁灭型 , 即传染病的蔓延在短期内令大国盛极而衰甚至崩溃 。 公元前5世纪中叶 , 雅典利用其海上优势 , 控制了东地中海地区战略交通要道 , 形成了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海上霸权雅典帝国 。 公元前430年 , 一场不知病因的瘟疫在雅典大规模爆发 , “雅典城里 , 死神肆虐;城外田地 , 惨遭蹂躏” , “染上瘟疫的人 , 像羊群一样地死去” 。 此后 , 雅典迅速走向衰败 。 在16世纪欧洲人征服美洲的进程中 , “具有相当免疫力的入侵民族把疾病传染给没有免疫力的民族 。 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班疹伤寒、腺鼠疫以及其他一些在欧洲流行的传染病 , ……起了一种决定性的作用” , 不到两年间 , 就征服了军队数量500倍于己的中美洲最强大帝国、代表着古墨西哥文明最高水平的阿兹特克帝国 。二是长期干扰型 , 即传染病导致国家发展长期处在困境、停滞直到全面衰败 。 以罗马帝国为例 , 奥古斯都(公元前27-公元14年)统治时期开始的大规模早期城市化进程以及帝国内部的贸易交通体系 , 助长了瘟疫的传播速度 。 公元165年由天花引起的“安东尼瘟疫” , 夺走了约700万人的性命 , 占帝国总人口的10-20%之间 。 而帝国最血腥战役哥特人入侵罗马时 , 才仅有2万罗马军人阵亡 。 这场瘟疫导致帝国人口倒退一个半世纪 。 以扩张征服为目标的中央集权式帝国逐渐沦为地方行省权力巨大、中央权威削弱的地域分权式帝国 。 249年“西普里安瘟疫”出现 , 使罗马帝国核心力量无法继续支撑 , 整个帝国长期陷入无政府状态 , 此后东、西罗马帝国分裂(476年) 。 541年爆发的“查士丁尼鼠疫”冲击 , 直接导致查士丁尼大帝重新统一东西罗马帝国梦想破灭 。 此后鼠疫不断间歇性大爆发 , 东罗马帝国长期低迷 , 直至走向末日 。三是推动变革型 , 即传染病的冲击倒逼全民深刻反思 , 进而促成巨大的国家转型与社会变革 。 1347年波及欧洲的黑死病导致1/3欧洲人死亡 , 英格兰死亡人数更是达到一半 。 但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却是一个转折点 。 “它割断了与过去的联系 , 带来新时代的曙光 。 ……劳动人民开始理解自己的价值并维护自己的利益 , ……丧失了对教规的信心 , 不再相信传统 , 对信仰产生怀疑……欧洲逐渐从崩溃的边缘恢复 , 实现了经济振兴和宗教复兴” , 促成了后来的文艺复兴 , 直接推动了16世纪以后的西方崛起 。 1918年大流感 , 全球范围内大约有5000万人丧生 , 甚至可能高达1亿 。 “这是自然与现代科学的第一次大冲突 , 有人拒绝屈从于自然的力量 , 拒绝倚靠神助使自己免遭厄运……开始倡导革新 , 计划将美国医学从世界发达国家中最落后的变为世界上最先进的” 。 现代医学的大发展 , 为此后美国20世纪崛起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不过 , 现代科技的发展容易让人们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巨大错觉 , 以为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 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 , 天花病毒已根除 。 次年 , 联合国所有成员国签署《健康全人类2000年》协定 , 预言千禧年之前 , 人类健康状况将发生质的提升 , 疾病防治的重心转移到了非传染性的所谓“富贵病”上 , 如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 。事实是 , 艾滋病、鼠疫、霍乱、结核病等传染病在二战结束以后的增长速度仍相当快速 。 1945年至1993年 , 仅艾滋病、结核病、疟疾就夺走了1.5亿人的生命 , 是同期战争死亡人数(2300万人)的近5倍 。 所有过早死亡人群的50%以上 , 都与艾滋病、肺炎、结核病、腹泻病、疟疾和麻疹等六类传染病相关 。 1998年3亿人感染疟疾 , 110万人死亡 。 2000年肺结核夺走170万人生命 。更糟糕的是 , 1973年以来 , 人类新发现了30多种传染病毒 , 且病毒变异并产生抗药性的周期远远超出人类研制抗生素的速度 。 这些传染病严重影响了二战结束后新独立的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国力提升 , 对传统强国、现存霸权国的国家安全也造成巨大威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