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鳢肠(《新修》) , 旱莲草(《本草图经》) , 墨斗草(《医学正传》) 。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鳢肠F clip tap rostrata L.的干燥地上部分 。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江西、广东等省 。花开时采割 , 晒干 。
【墨旱莲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历史沿革】明代有“拣选无泥土者 , 不宜水洗判碎用”(《品汇》) , 炒干 , 切碎法(《保元》) , 熬膏(《大法》) , 取自然汁(《瑶函》) , 青盐腌法(《醒斋》) 。清代有酒洗净 , 青盐…淹… , 同汁炒存性 , 研末制(《握灵》) , 用童便煮法、姜汁蒸法(《得配》)和焙研法(《四要》)等 。现行有炒炭法(《安徽》) 。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 , 略洗(《中国药典》1995年版) 。除去杂质及残根 , 抢水洗净 , 稍润(《规范》) 。快洗(《上海》) 。喷润(《福建》) 。
切制切段 , 晒干(《中国药典》1995年版) 。
炮制制炭取净段 , 照炒炭法炒至焦褐色(《安徽》) 。
【成品性状】为不规则段状 。茎、叶混合 。茎呈圆柱形 , 有纵棱 , 绿褐色或墨绿色 。叶多卷曲或破碎 , 墨绿色 。头状花序 。气微 , 味微咸 。
【性味与归经】甘、酸 , 寒 。归肾、肝经 。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 , 凉血止血 。用于牙齿松动 , 须发早白 , 眩晕耳鸣 , 腰膝酸软 , 阴虚血热 , 吐血 , 衄血 , 尿血 , 血痢 , 崩漏下血 , 外伤出血 。
【用法与用量】6~12g 。外用鲜品适量 。
【处方应付】处方写墨早莲、旱莲草、鳢肠、墨斗草付生墨旱莲 。写旱莲炭付墨旱莲炭 。
【炮制作用】炒炭后增强止血功效 。
【化学成分】含皂甙 , 烟碱 , 旱莲草素及鞣质、挥发油、生物碱等 。
【现代研究】传统认为旱莲草炒炭后 , 可增强止血作用 。据药理实验 , 旱莲草经炒炭后凝血时间反比生品略差 , 因大部分有效成分被破坏 。故不须作其他炮制 , 以生用为妥
【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