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秋后应该如何科学管理?

生姜管理工作主要是前期而不是秋后 , 生姜栽种前必须施足基肥 , 基肥以磷肥和农家肥为主 , 后期管理要做好中耕除草 , 中期施肥 , 保持水土湿润 , 做好防病防虫工作等 , 前期工作做好了 , 才有稳产高产的希望 。

其他网友观点

生姜的科学施肥技术

一、施足基肥:生姜根系细弱、分布浅 , 重施基肥是高产的关键 。

建议施用“禾苗”牌产品 , 与化肥拌在一起施用 , 使用时可以节省20-30%的肥料用量 , 既不增加农民的综合使用成本 , 而且可以减少病害 , 使作物丰产丰收 。

二、适施追肥:生姜生长期间根据植株需求合理施肥 。第一次轻施“壮苗肥” , 幼苗期植株生长量小 , 但生长期长 , 通常在苗高25~30厘米、具有1~2个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 , 可随浇水进行 , 喷施新高脂膜在植株表面 , 能防止病菌侵染 , 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 , 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 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

三、重施“开叉肥“ 。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立秋前后 , 姜苗处于“三股杈”时期 , 对肥水需求量增大 , 应结合姜田除草进行追肥 , “禾苗”牌叶面喷施类产品可有效抵抗和铲除重茬危害;可使作物长势快、不疯长、不徒长、产量高;可使作物迅速生出新根 , 根系扩大几十倍 。

生姜生长期如何施肥

生姜的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 。基肥分有机肥、饼肥和化肥 。有机肥在播种前结合整地撒施 , 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鸡粪5~8方 , 施后旋耕;饼肥、化肥集中沟施 , 即在播种前将粉碎的饼肥和化肥集中施入播种沟中 , 一般每亩施饼肥75~100公斤 , 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或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各25公斤 。

除施足基肥外 , 一般进行三次追肥.第一次追“壮苗肥”:在苗高30厘米左右 , 具有1~2个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 。这次追肥以氮肥为主 , 每亩可施硫酸铵20公斤 。若播期过早 , 苗期较长 , 可随浇水进行2~3次施肥 , 施肥数量同上 。

第二次追“转折肥”:在立秋前后 , 此时是生姜生长的转折时期 , 也是吸收养分的转折期 , 自此以后 , 植株生长加快 , 并大量积累养分形成产品器官 , 因此 , 对肥水需求量增大 。为确保生姜高产 , 于立秋前后结合姜田除草 , 进行第二次追肥 。每亩用粉碎的饼肥70~80公斤、腐熟的鸡粪3~4方、复合肥50~100公斤 , 或尿素2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50公斤 , 在姜苗的一侧距植株基部15厘米处开一条施肥沟 , 将肥料撒入沟中、并与土壤混匀 , 然后覆土封沟、培土 , 最后浇透水 。

第三次追“壮姜肥”:在9月上旬 , 当姜苗具有6~8个分枝时 , 也正是根茎迅速膨大时期 , 可根据植株长势进行第三次追肥 , 称“壮姜肥” 。一般每亩施复合肥25~30公斤或硫酸铵、硫酸钾各2.5公斤 。土壤肥力高 , 植株生长旺盛的姜田 , 则应少施或不施氮肥 , 防止茎叶徒长而影响养分积累 。

锌肥和硼肥通常可作基肥或根外追肥 。缺锌缺硼的姜田在施基肥时 , 一般每亩施1~2公斤硫酸锌、0.5~1公斤硼砂 , 与细土或有机肥均匀混合 , 播种时施在播种沟内与土混匀;如作追肥和叶面喷施 , 可用0.05%~0.1%硼砂每亩50~70升 , 分别于幼苗期、发棵期、根茎膨大期喷施 , 或每亩随水冲施锌家家800克、迈科丰大粒硼200克、联邦钾4000克 , 既增产又可以防治姜瘟病 。

生姜膨大期怎么施肥

7月底8月初开始 , 姜块进入膨大期 , 是产量形成的最关键时期 , 如果这时养分供应不足 , 就会影响姜块膨大 , 使姜块瘦小 , 不饱满 , 产量明显下降 。所以 , 在姜块膨大期要加强施肥管理 , 以保证养分及时、充足、合理、均匀、全面供应 , 才能使姜块充分膨大 , 提高产量 , 获得好收成 。

具体施肥方法如下:

在姜块膨大期间 , 必须每15天根部施一次肥 , 每次每亩施三元(15-15-15)复合肥75~80公斤 , 硝酸钾15~20公斤 , 磷酸二氢钾10~15公斤 , 兑清水或沼液50~60倍后淋施 。同时 , 每10天叶面喷施一次0.1%硫酸镁、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600倍氨基酸复合微肥、1000 倍KT-30(氯此脲)混合液 , 连续喷施8~10次 。均匀喷湿所有的叶片 , 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 , 从叶面补充养分 , 提高叶片的营养水平 , 延缓植株早衰 , 有利于姜块膨大 , 使产量明显提高 。

生姜施肥的注意事项

第一 , 不按需肥规律追肥 , 施肥时期过于集中 , 前重后轻 , 其结果造成前期姜苗徒长 , 大量养分流失流费 , 后期缺肥 , 植株枯黄早衰 , 产量降低 。

第二 , 偏施氮肥及氮素化肥用量过多 , 不注意与磷、钾等各种元素的配合 , 其结果不仅造成氮素养分的流失和浪费 , 而且使氮、磷、钾比例失调 , 往往造成植株徒 长、抗病力减弱、姜块品质下降不良后果 。

生姜的追肥

1、生姜壮苗肥:于6月中上旬幼苗长出1-2个分枝时 , 结合浇水冲施二次肥 , 间隔10-15天 , 每次每亩冲施高氮复合肥15-20kg 。

2、生姜拔节肥:又称转折肥(立秋前后) , 三股杈阶段 , 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 , 是追肥的关键时期 , 每亩追施高氮复合肥70-80kg 。

3、生姜的根外施肥:在块茎膨大期进行 , 9月中旬植株出现6-8个分杈时 , 每亩冲施高氮钾复合肥50kg左右 , 分两次施用间隔15天左右 。

其他网友观点

您好!

立秋之后 , 生姜对水肥的需求较多 , 病虫害发生较多 , 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 加强生姜的中后期管理十分重要 。下面 , 将有关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

1.浇 水

生姜喜湿润而不耐旱 , 一般以浅锄松土后浇水为宜 。如遇干旱 , 应增加浇水次数 , 但不可大水漫灌 。9月份是生姜根茎生长的最佳时期 , 对水分需求明显偏多 。浇水以7~10天1次为宜 , 雨水偏多时少浇 。浇水时间应以早上和傍晚为宜 , 中午尽量不要浇水

2.追 肥

【生姜秋后应该如何科学管理?】生姜生长期长 , 需要的肥量较大 , 特别是生姜中后期的需肥量约占整个生育期的80% 。在立秋后 , 结合拔除杂草或拆姜棚来进行追肥 , 要求肥料充足、营养全面、肥效持久 。在姜苗北侧距植株基部15~20厘米处开一施肥沟 , 深度在10厘米 , 每亩地施入腐熟的豆饼70~80公斤或腐熟粪干500公斤 , 另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公斤 , 将肥料均匀撒播在施肥沟后覆土 , 然后浇透水 。9月上中旬 , 当姜苗具有6~8个分杈时 , 此时是根茎迅速膨大期 , 可根据植株长势 , 酌情进行追肥 。一般亩施氮肥4~5公斤 , 结合追肥及时补充硼肥、锌肥等微肥 , 一般每亩地追施硫酸锌2公斤、硼砂1公斤 , 对提高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3.培 土

因生姜根茎生长需要黑暗的环境条件 , 因此应多次培土 。一般培土2~3次 , 第一次培土在大追肥时进行 , 以土盖住农家肥为适 , 不可太厚 , 以免影响生长 。15天后进行第二、第三次培土 , 最后培土要成埂 , 不能将根茎露出地面 。

4.防治虫害

姜瘟病是生姜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 应以综合防治措施为主 。可采用轮作换茬 , 挖置排水沟排水防涝 , 或化学药剂防治 , 其防治措施不单要对姜类植株喷杀菌药或对根系进行灌药 , 而主要要对姜种及植地在播种前进行彻底的消毒 。例如对姜种的消毒 , 可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 , 或30%氧氯化铜杀菌剂800倍液浸泡约6小时 。对土壤消毒 , 可深翻曝晒后起畦时每亩用石灰约150公斤混均土壤 。最初出现病株时 , 交替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 , 20%叶枯宁1300倍液、7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 , 每隔约5天交替用药灌根(连续用药约3次 , 每穴灌药液约0.5~1升) 。与此同时 , 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 及25%咪鲜胺乳油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1000倍液交替喷茎叶 。

主要害虫有生姜螟虫、甜菜夜蛾、生姜蓟马等 , 要定期及时观测虫情 , 在大发生前搞好药剂防治 。可用夜蛾必杀和吡虫啉等药剂喷雾防治 , 每7~10天防治1次 。

希望对您有帮助 , 谢谢


生姜秋后应该如何科学管理?

文章插图
生姜秋后应该如何科学管理?

文章插图
生姜秋后应该如何科学管理?

文章插图
生姜秋后应该如何科学管理?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