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味悠长的小村庄
浙江省兰溪市西北部有一座韵味悠长的小村庄,渡渎村。
文章插图
村庄北枕白露山,南临兰江,是一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作为旅游景区,好山好水自不必说,遍布村中的一百多栋明清时期建筑,更添村庄古朴雅致的气息。
文章插图
不仅如此,村里还聚集了十多项非遗手工技艺,草编、砚台、木雕、锡器等手工作坊,让小村庄愈加生机勃勃。
靠着非遗产品销售和旅游开发,渡渎村人均年收入超过了3万元,人们过上了不错的日子。
文章插图
耕读传家 尽本求实
章姓是渡渎村最大的姓氏。
北宋末年,章氏先祖为避战乱,从淳安渡渎迁徙而来。为了纪念祖地,便沿用了渡渎这个名字,意为“渡口边的村庄”。
文章插图
随着章氏家族而来的,不仅有村庄的名字,还有章家的家训。
“传家两字,曰耕曰读”,于五代十国时期开始编修的章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把“耕读传家”写入其中的家训。
文章插图
“耕为本务,读可荣身……吃紧在尽本求实……”
耕是为了家族的生存,读是为了家族的发展,而为人处世最要紧的是须秉持着尽本求实的态度。
文章插图
【 章懋|古村探秘!一百多栋明清建筑遍布于此】这样良好的家风让章氏一族在历史上人才辈出。明朝时,村中就考出了九名进士。
其中最受族人尊崇的是明代理学大家章懋。
文章插图
明成化年间,时任翰林院编修的章懋,因为直言劝谏皇帝放弃奢靡之举,把心思放在为百姓办实事上,而受到了杖责,被贬出京。
虽然被贬,但章懋仍秉持着尽本务实的思想,时刻为百姓办实事。
文章插图
到成化十三年,章懋辞官回乡兴办教育,在家乡的枫木山上创办“枫山书院”,传授经世之学。
一时间,无数学子慕名而来,枫山书院由此成为文人会聚之地。
文章插图
手中有手艺,胜过十亩地
明清时期,随着文人雅士会聚于此,他们所钟爱的各种文房雅器,需求量大增,让村中的砚雕、草编、锡器等手工技艺也逐渐发展起来。
许多以耕田为生的农民,开始转变方向,操起刻刀和织机,成为了有技能的手艺人。当地渐渐有了“手中有手艺,胜过十亩地”的说法。
文章插图
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传统的手工技艺,还在为小村庄带来创收。
渡渎村生产的传统手工艺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能给村里带来700多万元的收入。
靠着草编的收入,渡渎村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文章插图
修好内在 才能长远
然而,2000年以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传统的手工技艺失去了市场,渡渎人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文章插图
2013年,渡渎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一笔300万元的传统村落保护专项经费,给村庄带来了新的希望。
但这一笔古建筑维修资金该怎么用,让村民们犯了难。
文章插图
有人觉得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修缮古建筑的表面,这样可以迅速发展乡村旅游,快速给村里带来增收。
有人坚持要先加固内部,踏踏实实地修好每一栋房子,这样虽然见效慢,但更利于长久。
文章插图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时,章氏家庙里的独特建筑部件牛腿,让大家得到了答案。
牛腿是连接房梁和柱子的,主要起承托屋檐的作用。古人设计牛腿的时候,先是考虑实际承重,而后才考虑在牛腿上雕花。
推荐阅读
- 红利期|运动康健 “红利期”延续
- 铜陵市|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花开春来早
- 黟县|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清波倒影
- 冰雪|依托自然禀赋 发展冰雪旅游
- 雪山|体验杏花之美,一定要上帕米尔高原!
- 航班|【特稿】德国汉莎和瑞士航空停飞赴基辅航班
- 少林寺景区|少林寺紧急提醒
- 北京冬奥会|2008年梦幻五环和2022年雪花火炬台同框
- 霍次克海|去看鄂霍次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