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进入立冬季节后,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如何做?

一般情况下,根据小麦的播种时间可以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但是在我国,由于气候的关系,一般主要以冬小麦为主 。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往往会在每年9、10月份进行,到次年6月份前后成熟 。那么,在种植冬小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加强三类苗的管理

在入冬前,一定要在彻底封冻之前,做好三类苗的管理工作 。划锄松土、提高地温 。一般情况下,底墒较好的晚茬小麦,不再需要浇冬水 。而底墒较差的晚茬麦,一定要在晴天时浇水,并施用足量化肥,以保证底肥充足 。

第二、要浇越冬水

对于冬小麦而言,越冬水非常有助于土壤的沉淀,同时,也可以帮助冬小麦贮存水分和养分 。为此年的小麦返青工作做好准备 。浇越冬水的时间一般要掌控在11月底、1月初,同时,对缺苗的地块,一定要及时补苗、施肥,保证冬小麦的完整性 。

第三、对于旺苗的管理

一般在彻底封冻前,就要控制冬小麦地面以上部分的生长了,可以使用镇压、深锄断根的方法来控制,防止冬小麦遭受冻害 。

第四、做好灭草保墒工作

在入冬前划锄,可以保墒提墒,还可以消灭那些杂草 。如果在入冬前冬小麦还遭遇了冬雨,一定要在雨后做好划锄保墒工作,及时破除板结土壤,以此促进冬小麦根系的生长 。

第五、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对于冬小麦一定要及时观察,采用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策略种植,肯定会迎来大丰收 。


冬小麦进入立冬季节后,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如何做?

文章插图
冬小麦进入立冬季节后,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如何做?

文章插图
冬小麦进入立冬季节后,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如何做?

文章插图
冬小麦进入立冬季节后,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如何做?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1.toutiaoimg.com/origin/24355000080fbe4b34db2", "thumb_width": 512, "vid": "v02016560000bn17glb6936ho2uhgs90", "vu": "v02016560000bn17glb6936ho2uhgs90", "duration": 108.64, "thumb_url": "24355000080fbe4b34db2", "thumb_uri": "24355000080fbe4b34db2",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108.64, "h": 288, "w": 512}, "ultra": {"duration": 108.64, "h": 288, "w": 512}, "normal": {"duration": 108.64, "h": 288, "w": 512}}} --}

其他网友观点

(一)中耕划锄 。无论水地旱地麦田,早播适播晚播麦田,还是旺苗壮苗弱苗麦田,均要在小麦三叶期后进行中耕划锄,起到提温保墒、破板通气、消除杂草的作用 。对于晚播麦田,在小麦三叶期后要及时浅中耕划锄,提高地温,促进根蘖生长 。

中耕划锄时要注意,弱苗田划锄要浅要细,旺苗田中耕要深要重,壮苗田要深浅适中 。播种偏浅的麦田要结合中耕,培土壅根,以保护小麦分蘖节,提高麦苗抗寒能力 。播种偏深的麦田要耧划清沟,扒去播种沟部分覆土,促进茎叶生长 。

(二)耙耱镇压 。对于播种偏晚,秸秆还田后土壤表层草量大、土壤悬虚,出苗困难的旱地麦田,可采取播后镇压的措施,促进种土结合,提高出苗率 。对于播后未镇压、秸秆还田质量差、苗情偏旺的麦田和冬浇后的麦田,均要在三叶期后至越冬前采取先镇压后耙耱的措施,这样可粉碎大坷垃,踏实土壤,弥合土壤裂缝,防止冷空气进入,促进小麦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刺激次生根喷发和根系下扎,防止冬季冻害发生 。对于冬浇后出现土壤板结龟裂的水地麦田,也应注意搞好冬前耙耱或划锄 。

冬前镇压时应把握“地湿不压地干压,阴天不压晴天压,早晨不压中午压,麦田过弱不镇压”的原则,提高镇压效果 。

(三)普浇越冬水 。有水浇条件的麦田,可在三叶期后视墒情择时浇灌越冬水,这样既可补充土壤水分,稳定地温,预防小麦冬季干冻,保苗安全越冬,又能踏实土壤,促进次生根喷发,并能冬水春用,防止春季干旱 。针对今年底墒基础较差的情况,要大力提倡早浇越冬水,对旋耕播种未镇压麦田、秸秆还田麦田和整地粗放麦田要作为冬浇重点 。对于秸秆还田麦田,表层秸秆草量较大,出苗困难的麦田,可提前渗浇一水,促进出苗生长 。

冬浇时要关注天气变化,若遇寒流侵袭、气温骤降或大风降温天气,要立即停止冬浇,防止结冰吊根死苗 。

(四)巧施冬肥 。冬前小麦苗小根少,需要养分少,肥料消耗少,一般不宜追肥,否则易造成旺长 。但对抢时播种底肥不足麦田,旱地可趁雨雪后亩追施尿素5~7.5公斤,亦可在越冬前亩撒施农家肥2~3立方米,壅根护蘖,补充肥力,提高地温,防止冻害;对底肥不足的水地麦田,可早浇冬水,并随水亩追施尿素5~7.5公斤,促进弱苗赶队转壮,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

(五)化学除草 。秋季杂草龄期小,抗药性差,遮蔽物少,暴露面大,着药效果好,是化学防除效果最佳时期 。对于杂草发生较重的麦田,无论水地还是旱地,在小麦3~5叶期,杂草2~4叶期,选择平均气温10℃以上晴天进行化学除草 。但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选择对路农药,把握好用药量和用药关键期,以免造成药害 。

(六)防治病虫 。10月份以来,雨水增加,麦田土壤湿度加大,小麦发生病害的风险加大 。对点片发生小麦白粉病、锈病的麦田,应及早用药控制 。可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亩28~33克,或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0~15克,对水30~45公斤,喷雾防治 。对于地下害虫为害较重麦田,可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250毫升,加水2.5公斤,拌细沙土30~35公斤,拌匀,制成毒土,浇水前顺麦垄撒施防治 。冬前蚜虫点片发生地块,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10~15克,对水30公斤喷雾防治 。

(七)预防冻害 。小麦播期较长,部分晚播麦田苗小蘖少,抗寒能力差,易受冬季冻害 。要采取补肥暖苗的措施,保苗安全越冬 。一是叶面喷施高浓度磷酸二氢钾,每亩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30~50公斤;对底肥不足的麦田也可叶面喷施2%的尿素 0.5%磷酸二氢钾混合肥液每亩30~50公斤,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养分积累,增加分蘖节糖分浓度,增强植株抗寒能力 。二是顺垄撒施暖沟肥,用腐熟的优质农家肥,顺垄覆盖,防风增温保墒,促进盘根长蘖抗寒防冻 。

【冬小麦进入立冬季节后,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如何做?】(八)护麦保苗 。冬前麦田苗龄小,根系浅,根量少,严禁牲畜啃食,否则会造成苗情转弱,抗寒力下降,甚至死亡,给小麦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地膜覆盖麦田,冬前要仔细检查地膜覆盖情况,加强管理,护好地膜,禁止人畜践踏;对膜上有孔洞、膜边有漏风、揭膜断膜处,及时用土封堵压严,防大风揭膜,确保地膜覆盖的质量和效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