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春困”,收下这份自救指南
采访人员 陈晶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 , 躲不过的“春困”又来了 。 上班的时候总感觉困意缠身 , 哈欠不断 , 每天就是困、困、困……虽说“春困”不是病 , 但它却让人困倦、疲乏、头昏欲睡 , 提不起精神 。 那么 , 怎么调节才好呢?
“春困”不是病 , 但会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春困’多是因季节转换导致人体生理变化的一种客观反映 , 它虽不是病 , 但会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任菁菁介绍 , 可能不少人认为每天多睡会儿不就好了 , 但实际上过多的睡眠反而会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 使其处于抑制状态 , 使人变得更加疲乏、头昏欲睡 , 结果是越睡越困 。
关于“春困”的缘由 , 任菁菁认为有内因和外因 。 外因主要是因为 , 冬季人体的皮肤血管、汗腺受低温的影响收缩 , 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 , 但随着春天到来 , 气温逐渐升高 , 人体的皮肤血管舒展 , 供血量增多 , 而供给大脑的血流量及氧含量相应减少 , 大脑皮层兴奋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 从而导致“春困” 。 内因则是除了冬春季节的变化外 , 春天湿气较重 , 人体若阳气不足 , 易受湿邪侵犯 , 脾因湿会引起运化失调 , 易出现精神萎靡、疲倦乏力、头晕、肠胃失调等“春困”症状 。 “春困”甚至会影响肝的疏泄 , 一旦肝失疏泄、气机郁滞 , 容易令人情绪低落 。
总是犯困 , 当心是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
“虽说‘春困’是人体生理机能随季节和气温变化的转换而自身调节的一种生理现象 , 但若有严重的症状如嗜睡、经常疲倦乏力等 , 则要警惕以下几种疾病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主任医师李天提醒——
脑中风 。 据报道 , 70%以上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前5~10天会频繁打哈欠 。 如果本身就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史等高危因素 , 同时出现频繁连续哈欠 , 且伴有肢体麻木、无力 , 头晕、头痛 , 口眼歪斜、言语不清、反应迟钝 , 性格改变等症状 , 要高度怀疑是神经系统和脑血管的问题 。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 , 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 这很可能是卒中先兆的一种危险信号 。
心脏病 。 尽管心脏病有不同的类型 , 但它们都可以使血液循环不畅 , 引起新陈代谢产物(主要是乳酸)积聚在组织内 , 从而刺激神经末梢 , 让人产生疲劳感 。 如果同时伴有心悸、胸闷、胸痛、呼吸急促、头昏甚至晕厥等症状 , 特别是在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 , 则要警惕身体给自己传递的讯号 , 早点到医院检查 , 也利于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肝脏疾病 。 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 , 而且肝脏上没有痛觉神经分布 , 因此在患病初期 , 人体很难察觉到 。 如果疲劳犯困的同时 , 还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腻、腹胀等症状 , 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 行肝炎病毒学、肝功能及肝脏B超等检查来排查肝病 。
【糖尿病|“春困”,收下这份自救指南】糖尿病 。 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于正常值 , 大量糖分从尿中排出 , 会引起体力减退、精神萎靡 , 中枢神经系统的氧化应激反应减退 , 引起嗜睡 , 甚至出现日间嗜睡的概率是其他人的近两倍 。 此外 , 当糖尿病发展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时 , 同样会出现嗜睡 。 尤其当老人出现日间过度困倦、白天嗜睡等现象时 , 要当心是糖尿病在作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 。 它的表现比较隐蔽 , 近98%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 。 甲减男女都可患病 , 但有重女轻男的倾向 , 懒、胖、弱是其典型表现 。 懒是指无精打采、懒洋洋、容易困倦、不愿意活动;胖是指出现体重增加、颜面四肢水肿;弱则是乏力、体力不支、畏寒怕冷 。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 , 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 以免延误治疗 。
贫血症 。 贫血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 , 常见的症状就是疲乏、困倦 , 还可能伴有头晕目眩、眼黑、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 如果贪睡同时伴有面色苍白等症状 , 应警惕存在贫血的可能 , 应尽快就医 , 行血常规等来明确诊断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由于某些原因造成上呼吸道阻塞 , 睡眠时可能会出现呼吸暂停 , 从而机体缺氧 , 身体器官得不到充分休整 , 最终导致日间精神不足、疲劳、困倦、晨起头痛、迟钝以及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和警觉力下降 , 甚至还会产生窒息等其他严重不良后果 。 尤其对于肥胖者 , 更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和必要时及时治疗 。
焦虑症 。 春困容易让人感觉很烦躁 , 精神涣散 , 不能集中注意力 , 虚弱、疲倦 , 有时还会出现过度的心理体验和感受 , 甚至到发展为焦虑症 。
远离“春困”有巧方
那么 , 如何远离“春困”现象?任菁菁表示 , 可以从4个方面来调节——
睡眠调节 。 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 , 不熬夜 , 早睡早起 ,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人体机能才能得到有效调整 , 减少白天的困倦 。 为了缓解下午的困倦 , 中午可以午睡30分钟左右 , 哪怕闭目养神也能减轻疲劳感 , 缓解“春困” 。
运动调节 。 比如户外散步、慢跑等适度的体育活动有助于人体细胞和组织得到更好的新陈代谢 , 保持大脑清醒 , 缓解“春困” , 赶走疲劳 。 同时可以走到室外 , 沐浴春风花草香 , 欣赏蓝天白云 , 让春天美丽的自然景色尽收眼底 , 给自己以视觉和嗅觉上的良好刺激 , 也有助于消除“春困” 。
膳食调理 。 应合理膳食 , 做到清淡、易消化、少油腻 , 摄取足够的蛋白质 , 有助于提高人体的精力 。 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 补充人体必备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 也会使你精力充沛 , 缓解“春困” 。 还可以适当饮茶 , 如薄荷菊花茶可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缓解疲劳;枸杞茶能滋肾、养肝、润肺、明目、强壮筋骨、改善疲劳;玫瑰花茶具有理气解郁、降火调血、安神祛乏的作用;柠檬茶能生津止渴、顺气化痰、健脾消食 , 消除疲劳 。 疲劳时 , 适量饮用咖啡 , 也能提神醒脑 。
穴位调理 。 可以按摩穴位 , 比如太阳穴、风池、内关、足三里等可舒筋活血 , 使人精力旺盛、思维敏捷 , 消除疲劳 。 建议每日早晚按压一次 , 每次3~5分钟 。 适当的头部按摩也能起到很好的醒脑作用 。
推荐阅读
- 天文|星空有约丨别忘抬头!“启明星”正处绝佳观赏期
- 功能|都是重点!大白话告诉你什么是“个人收款码不停用”,新设“经营收款码”有啥用?
- 生活|一味“爽”与“甜”别让微短剧离生活越来越远
- 水果产业|“黑专家”罗国森:用科技酿造“致富蜜”
- 代谢病|“新巢计划”助推出生缺陷防控关口前移
- 微笑计划|磁强计伸杆展开试验成功 “微笑计划”卫星有了坚实根基
- 生活|一味“爽”与“甜” 别让微短剧离生活越来越远
- 技术产业|牵手航空科研“国家队” 飞行模拟机将实现“河南造”
- 服务|江苏银行:“无感支付”让出行更加美好
- 功能|机器人“选手”亮相冬奥冰壶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