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恐龙的天劫!


六月:恐龙的天劫!


文章图片


六月:恐龙的天劫!


文章图片


六月:恐龙的天劫!


文章图片


大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 , 一颗陨石撞击了地球 , 恐龙突然灭绝了 。

至于具体发生的时间 , 一直都是个谜 。

然而科学家最新发现 , 恐龙的灭绝很可能发生在六月 。
最新的证据来自位于北达科他州 , 一个叫塔尼斯的地方 。

塔尼斯一度出土了恐龙、早期哺乳动物、鱼类、植物和其他各种奇妙的化石 , 而且许多化石至今保存完好 。
塔尼斯遗址在2008年首次被发现 。 其中有三样证据让人们相信 , 塔尼斯这块神奇的土地是当时小行星撞击地球 , 这一惊人时刻的最好证明 。

1. 恐龙化石 。 化石被发现的边界刚好就是陨石撞击的边界 。
2. 表面上有一层熔岩冷却后形成的微小玻璃球 。 当这颗小行星撞击现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地区 , 碎片和融化的球体覆盖了数千公里 。
3. 深通道中波浪状的波形 。 今天的塔尼斯遗址位于内陆 , 而在白垩纪末期 , 它位于分割北美西部的内陆海道海岸上 , 海平面比现如今高出约200米 。 这个地点刚好是河口 , 也就是淡水和咸水的交汇处 。
这场撞击发生在遥远的墨西哥 , 从而引发了这波冲击 , 动摇了地球表面 。 而大约就在一小时后 , 水流就从河道中快速地流入涌出 。

除了化石岩中的融化球体外 , 研究人员还在一些鱼类的鳃骨骼中发现了很多类似的小球 。 这让我们不忍想象它们当时在剧烈振荡的水中痛苦挣扎的时候 , 随时可能吞下漫天袭来的滚烫的熔岩颗粒 。

另外 , 学者们分析了一些保存完好的鱼骨 , 用来研究季节交替对骨头的结构和成分产生的影响 。
通过对比塔尼斯的活鲟鱼和鲟鱼化石 , 他们推测这些鲟鱼只活了七岁 。 它们的生长年轮也证实了它们曾经在夏季淡水和冬季咸水之间不断往返穿梭 。 最后的生长增量也印证了春夏交替时期鱼群的数量变化 。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同一个结果:撞击发生在五月或者六月 。 正是北半球春夏交替的时节 。
这和早期从植物化石中得到证据也不谋而合 。

古植物学家在怀俄明州的某个地点发现了一个受陨石影响的淡水湖 。 在这个撞击点 , 湖水冻结 , 还保留了植物化石的每个细节 。 通过将这个植物化石与类似的现代睡莲进行比较 , 得出一个结论 , 白垩纪睡莲在停止了生长 , 时间还凝结在它们生长出夏季特有的叶子 , 花朵和果实的时刻 。

一切都说明了植物在六月初冻结 。
古生物学家经常说 , 他们需要一台时间机器来了解前世的细枝末节 。
【六月:恐龙的天劫!】但在这里 , 通过他们的仔细分析和理性对比 , 我们看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结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