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采访人员 但唐文)2月24日报道“滴……”随着地铁闸机上方屏幕的迅速比对 , 闸机通道立即打开 。 带着口罩刷脸乘坐地铁 , 成为疫情期间不少市民地铁出行的首要选择 , 这也是成都轨道推进智慧服务的日常应用场景 。
文章图片
作为城市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场景 , 成都轨道主动融入“智慧蓉城”建设 , 加速智慧交通步伐 , 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智慧乘客服务平台(智慧票务、智慧安检、智慧测温) , 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在全线网范围内所有闸机一次性上线人脸识别功能的城市地铁 。 该系统上线后 , 实现了“一脸通行”“一秒响应” , 提升了地铁出行的便捷程度 , 推进了智慧防疫的交通场景应用 , 筑牢了市民安全便捷出行“第一防线” 。
成都轨道将紧扣智慧城市建设需求 , 聚力发展智慧交通 , 稳步构建智慧化、智能化智慧城轨“中枢大脑” , 推动实现安全运行态势“一屏全观”、安全运行调度“一网统管”、安全风险处置“一键响应”、综合管控“全程可溯” , 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城市安全韧性 , 助力超大城市的精细化治理 。
全国率先 国内唯一
在全线网闸机实施人脸识别功能
成都轨道智慧乘客服务平台包括智慧票务(人脸识别)、智慧安检和智慧测温 , 是成都市政府下达的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 。 该系统是国内迄今为止应用规模最大、集成度最高、产品序列最完整的“智慧城轨”一体化综合性项目 。
其中 , 技术含量最高的智慧票务(人脸识别) , 是成都轨道集团按照国家《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及《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 在严格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技术研发 。
文章图片
市民乘客下载成都地铁APP后通过上传、扫描面部特征即可进出闸机 。 该项技术结合疫情创新推出“支持戴口罩刷脸无感乘车”功能 , 有效实现了市民乘客出行“无接触”“高效率”“安全化” 。 2021年9月1日 , 成都地铁在已开通运营的12条地铁线路 , 287座地铁车站全面上线人脸识别过闸功能 , 成为全国唯一在全线网范围内所有闸机一次性全面上线该功能的城市地铁 , 截至目前 , 该项目已累计服务乘客超过2000万人次 。 为推动轨道营城、创新交通出行方式、实现智慧化运营管理、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 。
文章图片
智慧安检则可通过AI判图、智能检测、智能告警等技术快速甄别、排查可疑风险 , 实现“一秒告警、一秒联动” , 智慧测温可实现无感测温全覆盖 , 如出现体温异常情况则“一秒推送、一秒复测” 。 为应对突发情况 , 该系统建立了“一秒响应、平战结合”的应急联动机制 , 运营人员可根据防疫要求一秒启动防疫应急机制 , 以科技手段全面保障防疫安全 。
试点智慧车站建设
为乘客提供精准“一站式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 快速、精准解决乘客出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 成都轨道大力推行智慧车站建设 , 在1、9、18号线的三线换乘站孵化园站试点打造“智慧车站” , 上线了集智能客服中心、智能导乘屏、多媒体站台屏、智慧边门、智能售票机等功能于一体的多项智慧化乘客服务功能 。
智能导乘系统新增了动态信息发布、信息切换显示、快捷导航、语音及触摸交互等功能 。 为解决乘客多样化需求 , 智能导乘系统与多媒体站台屏不仅实时呈现运营服务及结束时间、进出站引导、气温天气、站内设施、线网客流状态、车站周边服务等多元内容 , 还为乘客提供“一站式”自助客服的“一键交互”功能 。
文章图片
通过该系统的运用 , 可实现乘客从进站到候车的高效引导和自助服务 , 带给乘客更舒适、更智慧的出行体验 , 有效提升了市民乘客乘坐轨道交通的便捷度和幸福感 。
全面融入“智慧蓉城”建设
推动实现智慧运营“一网统管”
当前 , 成都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 , 加快打造智慧防疫、智慧交通等应用场景 , 搭建实时感知、全域覆盖的城市运行生命体征体系 。 抢抓智慧交通发展机遇 , 成都轨道在行业内率先制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及行动计划》 , 从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总体目标、五年实施计划 , 智慧乘客服务、智能运维安全、智慧网络管理等18个示范项目进行了规划及部署 。 随着示范项目的全面深入推进 , 成都轨道交通已初步建成智慧线网管理体系 。
推动新技术与交通深度融合 , 成都轨道将全力做好智慧城轨顶层规划 , 探索智慧城轨新场景 , 构建轨道交通线网指挥平台 , 形成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大脑 , 通过数据上下融合左右贯通 , 稳步实现安全运行态势“一屏全观”、安全运行调度“一网统管”、安全风险处置“一键响应”、综合管控“全程可溯” 。 坚持以数据资源赋能轨道交通 , 构建轨道交通数据中心 , 统筹分散的系统设备和建设资源 , 节省建设运维成本 , 为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提供集约化硬件资源基础 。
【乘客|成都地铁打造智慧出行新场景 全面助力科学防疫】当前 , 成都本轮疫情形势复杂 , 成都地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 持续以智慧出行助力科学防控 , 加大无接触、无感化智慧乘客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 , 加强乘客智慧出行引导服务 。 同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 , 持续强化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 , 不断营造智慧交通新场景 , 为乘客提供多元化、多样化的智慧出行服务 , 让乘客地铁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 。
推荐阅读
- 成都|大运会“空中主力”来了!川航第3架“大运号”抵蓉亮相
- 服务体系|成都5家企业(园区)及1个项目上榜
- IT|Virgin Hyperloop超高速铁路公司将重点从乘客转向货物 并裁减一半员工
- 搞了|为了富士康华为京东方,成都搞了盘不一样的城市更新
- 流域|如何让沱江流域更“聪明”?成都这项智慧治水成果获全国水利行业科技大奖
- 电子商务|飞猪回应乘客打车被骚扰:已对商家进行下架 与涉事司机解除合同
- 社区|重要提醒!成都各社区应急值守电话来了
- 华学中|心系新生 关怀入寝|成都新华高级技工学校校领导走访慰问2022级新生
- 疫情|成都病例1基因测序结果为奥密克戎病毒变异株
- 生产|未来由成都一站式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