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丑、出身贫民的她,却征服美国亿万富豪,逆袭人生不需要外表( 二 )

同学的肯定 。

普莉希拉逆境让人成长 , 普莉希拉总是带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 , 中学的时候 , 她就确定了自己的目标 。
办公室里 , 老师惊得连声反问 , 她无法相信眼前这个稚气未脱的孩子竟然向她询问如何才能考入哈佛大学 。 可她眼睛中蓬勃的生命力和对梦想的坚定说明了这一切并不是随口空谈的白日梦 。
从老师的建议中 , 普莉希拉得知哈佛更加倾向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 于是她立刻报名参加校网球队 , 还积极参加了其他比赛 。

班级天才网球并不是她的强项 , 面对体格更加健壮的队友 , 她只能付出成倍的努力 。 夏天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 , 枯燥的练习让人晕头转向 , 她常常汗流浃背 , 为了一个动作练习练到浑身酸痛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她所在的网球队屡屡获胜 , 战绩可观 。 除此之外 , 她还获得了一项科技挑战赛的冠军和2010年度的环境研究奖 , 成为公认的“班级天才” 。
这些努力和成绩让她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 最终持全额奖学金进入了哈佛大学生物学系 , 这也开启了她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
哈佛大学对于别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美梦 , 对普莉希拉来说 , 美梦变成了残酷的现实 , 透过小小一角 , 她窥见了这场幻梦最真实的一面 。
天资在这里成了最不值一提的东西 , 她曾经的成绩和骄傲都被这群非富即贵 , 见多识广的同学一一击碎 。 长久以来 , 她被难以融入集体的孤独和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所折磨 , 一度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
在一段CNN的采访中 , 以往冷静睿智的普莉希拉声泪俱下地回忆着自己的哈佛初体验 , “难”是她重复最多的词 。

普莉希拉接受采访天意弄人 , 在她都要填好退学申请书的时候 , 一个小女孩的出现让一切有了转机 。 她在一个低收入家庭安居项目中认识了这个孩子 。
她若无其事地找到普莉希拉 , 说话间露出碎掉的门牙 。 这一刻 , 悔恨 , 懊恼 , 无奈不甘充斥着普莉希拉的大脑 , 变成了两行热泪 , 她突然之间就明白了奶奶口中教育的意义 。
难民营中难熬的日日夜夜从记忆最深处涌出 , 教育这件最普通的事 , 对大多说难民后裔却是奢侈品 , 自己足够幸运 , 已经站在了哈佛 , 无论如何也不能轻言放弃 , 自毁前程 。
哈佛那时有很多联谊派对 , 酒精和灯光让这群平日里严肃认真的天才得到了放松 。 普莉希拉沉醉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 , 忍不住轻轻起舞 。

普莉希拉和同学派对中 , 还有一位“校园名人” , 他因为攻破学校网站 , 把女生照片挂到网上让大家评分而濒临开除 。
无形的命运把两人联系到了一起 。 地下室里的厕所前排起了长龙 , 普莉希拉只觉得队伍中的年轻人非常眼熟 , 原来他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校园黑客 。 她不自觉露出一丝微笑 , 传闻中的黑客只是个面无表情的普通青年 。
几次试探之后 , 她终于鼓足勇气和扎克伯格打起招呼 。
对方出乎意料地健谈和机敏 , 他口中的网络世界就像爱丽丝的仙境 , 是个充满奇妙经历的冒险世界 。
普莉希拉对他产生了很大兴趣 , 他通透的眼睛就像充满魔法的水晶球让普莉希拉深深着迷 。
扎克伯格对眼前这个并不算惊艳的女生也从最初的随口应和变成了主动进攻 。 她的自信 , 幽默和骨子里的坚毅让人难以移开双眼 , 不凡的谈吐和见解也让扎克伯格对她更加难以忘记 。

普莉希拉和扎克伯格很快 , 两人再次见面 , 一块巧克力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 一份中餐让扎克伯格开始了解亚洲 , 一个笑话让普莉希拉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
他们就像久别重逢的好友 , 总是有着谈不完的话题 。 冰山一般的扎克伯格渐渐融化在这种甜蜜中 , 普莉希拉也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
很快两人确定了关系 , 成为了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
2004年 , 年仅20岁的扎克伯格在寝室中开发了日后火遍全球的Facebook 。 初期 , 系统漏洞和不稳定的网络环境让他伤破了脑筋 , 常常陷入莫名其妙的失望和苦闷中 。

扎克伯格和Facebook出身贫苦的普莉希拉更懂得如何照顾别人 , 她眼前的扎克伯格就像展翅欲飞的鸟 , 只要克服眼前的难题 , 就能一鸣惊人 。
女友的信任给予了他前所未有的动力 , 在她的安抚和鼓励之下 , 扎克伯格在一次次失意之后都能重燃斗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