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一年,我省文旅融合步伐明显加快。建立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印发实施《山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等,加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起草推进方案,从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中争取到4个项目、2亿元资金。
我省与陕西省共同推进壶口瀑布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成为全国两省联合创建先例,受到文化和旅游部重视。与此同时,我省再添1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晋中市《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第十二届中博会期间,我省召开文旅项目推介洽谈会,推出了重点招商引资项目111个,文旅融合项目255个,三大板块开发项目807个,会展、康养项目120个。推动我省26个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库。
市场环境得优化
精准营销尽显山西魅力
过去这一年,我省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重视夜间文化和旅游业态引导培育,以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供给来满足游客需求。
“从景区厕所,到便民服务,游客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宾至如归、物超所值,消费质量和水平也就上去了。”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竞争激烈,差别就在于服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看似细微,却最终决定了游客的口碑。
为构建保发展、保秩序、保安全的现代文旅市场体系,我省去年开展A级景区“安全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三提升行动,组织对121家A级旅游景区进行复核,推动景区旅游环境、服务质量大提升。实施专项整治,开展“体检式暗访”,检查经营单位62369家次。
优化营商环境,我省出台《行政审批管理暂行办法(试行)》,集中制定办事指南、流程及一次性告知单,协调对接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全国旅游监管等信息化平台。开展文明旅游活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运城市解州关帝庙景区获评为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与此同时,我省开展精准营销,全方位展示山西文旅魅力。“请苏来晋等你”“浙乡有礼晋门迎客”“沪晋互爱”……一场场活动让“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根植人心,让外界感受到山西邀客入晋满满的诚意。我省积极开拓市场,加大对外宣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等文旅品牌,就是要充分激发市场潜力,让更多游客享受山西政策红利。
以2021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契机,我省在上海举办山西省文化旅游推介活动。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在致辞中用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山河风光的地理图志、社会变迁的历史通鉴“三本书”为比喻,全面盘点了山西省文化和旅游资源。
交流与合作工作成果瞩目。我省成为国内首个连续三年主办“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美丽中华行活动的省。青少年绛州鼓乐研习交流活动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内地与港澳青少年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在2021“中国·最美四季”全球摄影、短视频征集活动中,《美丽的太原》获得“外文导游话四季——内容主题类”优秀作品奖。
抢抓机遇,谋势蓄势。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上,山西文旅业将继续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