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员崔雪芹)近日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发中山大学张培震院士团队关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的最新研究成果 。 研究结果揭示 , 柴达木盆地自大约30Ma(百万年)前开始接受沉积 , 并持续至约4.8Ma前 。
【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沉积始于3000万年前】研究团队选择柴达木盆地北缘红山地区出露连续、完整的新生代沉积剖面 , 利用磁性地层学与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相结合的方法 , 建立了柴达木盆地高精度的地层年代框架 。
 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古流向恢复等物源示踪分析揭示 , 柴达木盆地及其北缘祁连山在约30Ma前和10Ma前发生了两期显著的挤压变形或构造抬升 。 这两期构造变形的证据均广泛存在于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 , 表明30Ma前和10Ma前发生的构造变形事件具有大范围、准同期的性质 。 跨越上千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性、准同期构造变形意味着高原尺度的地质作用决定了青藏高原30Ma前和10Ma前两期快速隆升与侧向扩展 。 这两期构造变形奠定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盆—山构造地貌格架 , 并使其成为真正地貌与构造意义上的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多阶段的岩石圈对流剥离模型合理解释了青藏高原抬升与扩展的众多特征 。 印度与欧亚板块的汇聚使青藏高原岩石圈增厚 , 这将诱发高原地幔岩石圈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 使加厚的地幔岩石圈遭受侵蚀 , 甚至最终拆离加厚的岩石圈 , 使其沉入高温软流圈地幔 。 与地幔岩石圈拆离相关的浮力加速地表抬升 , 增加势能 , 从而施加对高原周缘地区的挤压应力导致高原侧向扩展 。
推荐阅读
- 能源|青海省共和县盆地干热岩勘查试采工作实现重大突破
 - 最新消息|新突破:塔里木盆地新发现亿吨级油气区
 - 新浪科技综合|新突破!塔里木盆地新发现亿吨级油气区
 - 内蒙古|科学家在内蒙古二连盆地首次发现豕齿兽化石 距今约4800万年
 - 沉积物|上海科研团队在超过6000米的深渊海沟发现汞
 - 沉积物|“探索一号”携“奋斗者”号顺利返航抵达三亚
 - 地质|Science:卤水破坏了火星盖尔陨石坑沉积岩中的粘土矿物
 - 大洋|企鹅粪便沉积物 揭示大气环流变化秘密
 - Samsung|三星积极开发第8.5代OLED面板垂直沉积设备
 - 盆地|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萨德伯里盆地”,原来是一个巨大的陨石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