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宜佳|便利店混战低线市场
灵兽按
广阔的低线市场变得拥挤,一场“混战”已经展开,谁能抓住“小镇青年”或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文章插图
作者/薇薇安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1122篇原创文章
每天上班,从小区走到公司大楼下,短短1公里,经过2家Today、1家罗森、1家可臣、1家全派生活。
这是一位湖北武汉白领的上班路,至少经过了五家便利店。通过高德地图,可以看到二线城市武汉全城遍布了近2000家便利店。白领空荡荡的胃,撑起了便利店的生意。
距离罗森、全家、7-eleven日系三巨头进入中国已有二十余年,它们打开了中国的便利店消费市场,催生出美宜佳、Today、苏果等本土便利店品牌,推动着中国便利店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
线下零售市场经历过疫情后的颓靡,但便利店市场却可以称得上“毫发不伤”。
文章插图
根据贝恩报告,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快消品支出自三季度开始已逐渐放缓,总体增速同比下跌0.8%。食杂店等各个线下渠道的销售额均呈下跌之势,而便利店是唯一的例外,继续保持稳定的销售额。
在这个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市场,玩家也迎来了更激烈的竞争。一二线城市,便利店市场日渐成熟。更广阔的低线市场,吹响了战争的前哨。
罗森、7-eleven、全家都在往三四线城市寻求拓展机会、努力适应市场。
起于二三线城市的本地玩家,也正在向大本营之外扩张。一步步对低线市场进行蚕食,从最早的南京、太原等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
Today将重点放在了三四线城市,在安徽等地,罗森们都早到了一步,今年1月底,其甚至进入湖北一个县级市,拓展县域市场。
美宜佳下沉的同时,也在攻入一线城市,走入了日系三巨头的大本营北上广深,模仿起了日系玩家的模式。
广阔的低线市场变得拥挤,一场“混战”已经展开,谁能抓住“小镇青年”或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1
谁在下沉市场潜行?
2020年上半年开始,罗森、7-eleven等外资便利店品牌开始向二三线城市下沉,甚至走向四五线城市。
罗森的战场从唐山、芜湖、南通开始,还收购了天虹微喔和四川WOWO便利等本土便利店,布局更多区域。
这并非外资便利店品牌首次打起下沉的主意。
2004年年初,日系三巨头之一的全家一步步在中国扩张版图,它一路顺利进入苏州、无锡、杭州等二线城市,却没有被南京接纳。
南京本土品牌苏果、苏宁守住了自己的阵地,直到如今,南京也没有全家便利店。
相似的是,2018年,以售卖关东煮、饭团等鲜食产品为代表的7-eleven,盯准了二线城市武汉。
2019年其在武汉各个热门商圈落子,但截至2022年2月12日,高德地图显示,武汉仅有9家7-eleven。而早在4年前,本土品牌Today在武汉的门店数量就突破了300大关。
南京有“苏果”、Today独霸武汉、太原则有唐久和金虎……在外资品牌还在攻占一线城市时,这些本地玩家抢先一步占领了广阔的低线市场。
文章插图
早在1996年,罗森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门店时,唐久便已将便利店业态引入山西。而南京便利店市场的开荒者,则是在1999年于三牌楼大街开出的第一家苏果便利店。
早年,区域型玩家大多固守在本地,它们守得住一城一池,却很难拓展领地。不过,这种状态早已改变。
推荐阅读
- 林轩|“800商家”转战抖快,一个李佳琦难救淘宝?
- eleven|咖啡、冰淇淋、便利店,蜜雪冰城的"消费宇宙"能做成吗?
- 李佳琦|100个做抖音直播的,99个没赚到钱?
- 零售|加油站里的便利店,过得还好吗?
- 李佳琦|欧莱雅与李佳琦薇娅之争:谁把消费者的“全网最低价”赚走了?
- 奥园|李佳琦:只想赚快钱会被淘汰;字节跳动给离职员工发春节红包;微信支持合成个性化祝福表情丨邦早报
- 快递|“新型”乡村便利店真便利
- 地铁|便利店里的烟火气生意,能赚钱吗?
- 防御能力|什么样的WAF,才有可能成为用户的最佳选择?
- eleven|便利店卷出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