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探究阚西村古树

公墓|探究阚西村古树
文章插图
阚家镇驻地阚西村的村西,有两棵古树,生长在一座大坟上,附近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闻讯过来探究的外地人也不少。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古树的名字,当地人见它长相奇特,树干上有疤有麻的,就叫它“疤麻树”。
后来,有关部门考证,这种树叫黑檀树,就在树边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上了“黑檀树”三个大字。因为时间长了,加上风吹日晒,现在字体有些模糊了。
公墓|探究阚西村古树
文章插图
这两棵古树,有多少年树龄了,谁也说不清楚,有的说几百年,有的说上千年。
2008年,潍坊市绿化委员会做了一块小标识牌,固定在树干上,上面有古树的编号。从标识牌上看,树种为“小叶朴”,科属为“榆”。我没研究过古树,对这些分类,有种似懂非懂的感觉。
标识牌上,有四、五个项目,唯独没有树龄。其实,这是参观者最为关注的一点。当然,我相信,参与考察保护的林业部门,肯定有比较准确的结论,但从现场的标识上却看不出来。
公墓|探究阚西村古树
文章插图
古树座落的位置比较奇异。阚西村的公墓也在村西,紧邻一条南北大路。公墓里面栽植的树木,多是杨树,也有少量其它树种。平时少有人过去,也就是在春节,或者清明节的时候,族人才去上坟添土,坟顶压上一张烧纸。所以,公墓里杂草丛生,有的地方,枯草高过人的膝盖。到里面去,并没有象样的路径。
不知为什么,生长古树的那座大坟,却远离公墓。公墓群在路西,古树所在的大坟却在路东,相距足有半里多路,大坟显得孤零零的。
但大坟离居民住宅却很近,离一户人家的院落也就几米的距离。古树高处的枝条,有的爬过墙头,弯弯曲曲的伸进院子里。
公墓|探究阚西村古树
文章插图
这座大坟是哪个家族的?曾在阚家医院工作的王会计说:“这是王姓先祖的坟墓。”王会计是阚西村人,在阚家镇医院工作多年。他说:“阚西村以明姓居多,王姓只占少数。”
2015年清明节的时候,村里王氏后人在墓旁立了一块石碑,上书“王氏始祖之墓”几个大字,落款为“王氏子孙后代叩立”,并没有具体的立碑者姓名。
公墓|探究阚西村古树】我的姨夫,姓刘,70多岁了,祖祖辈辈住在阚西村。那天,他领着我去参观古树,从家中出来,步行前往,边走边谈。
“是先有坟呢还是先有古树?”我问。
“不知道,从我记事起,古树和坟就都在那里。”姨夫说。
姨夫还告诉我,他小时候常到那边玩耍,有时双手握住高高的树枝打“滴溜”,树枝很有弹性,也折不断。
公墓|探究阚西村古树
文章插图
在现场,我看到,两棵古树根部独立,相隔两三米的样子,但树枝却攀附缠绕在一起,有些四处伸展开来,下面的大坟几乎被古树笼罩。
姨夫家的表弟,现在阚家镇一家玛钢厂任厂长,他告诉我:古树生命力极强,每到夏天,枝繁叶茂,树下凉风习习,有些人专门到大树下乘凉。
古树并没有刻意的保护措施,只是在北边靠近胡同的一面,垒了一堵矮矮的砖墙,大人一步就可以跨过去。但多少年来,没有人去砍毁树木,村子里的人走到树前,会油然生出肃然起敬的感觉。更有些前去祈福的人,把红丝带拴到树杈上,微风吹来,红丝带随风飘曳,远远望去,犹如一抹红红的火焰。
公墓|探究阚西村古树
文章插图
村里一位老者,给我讲述了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村里有个不信邪的人,硬要动一动那棵古树,便拿着砍刀,砍下了几根树技,弄回家去准备晒干了当柴火烧。没想到,几天后,此人便病倒,卧床不起,不出一个月就亡故了。更蹊跷的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他牲口棚里的那头驴,被一道雷电劈死了。这个传说,越传越神乎,从此大人小孩,没有人再敢去折半根枝条。
这个传说,我并不相信。我更相信它是一种巧合,抑或是族人为表达对先人的敬仰,保护古树不被损坏,故意编造出来的。
公墓|探究阚西村古树
文章插图
壹点号 慧子爸的自留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