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火的仿生眼们,贵到 95 万块一只,能看见什么?( 二 )


在 Phoenix 99 前头 , 其实已经有很多科技公司盯上了仿生眼 。
未来几年内 , 它们很可能将在我们身边的视障朋友生活中司空见惯 。

▲ 图片来自:Bionic Vision Technologies
那些全球最酷的仿生眼们 我们把一根细导线放置在靠近视网膜的地方 , 通入一点点的电流 , 病人看到了一个亮点 。
接着 , 当我们放入两根电线的时候 , 病人看到了两个亮点 。
Greenberg 说道 , 他是知名眼球科技公司 Second Sight 的首席执行官 。
尽管 Phoenix 99 还没商用 , 但 Second Sight 的仿生眼早在 2011 年 , 就安装到了患者身上 , 2013 年 , 它们的产品 Argus II 面世 , 这也是 FDA 批准的世界首个用于重度视网膜变性而失明的视觉恢复系统 。

现在 , 全球已经有 350 多人安装了 Argus II 。
它和 Phoenix 99 工作原理相同 , 也是一种视网膜植入物和体外穿戴设备结合而成 , 成像效果比较模糊且限于黑白 。
不过它对于视障者的意义 , 或许比它的技术更重大 。
使用者 Ross Doerr 回忆道 , 他永远都忘不了在一个假期看到了圣诞树上闪闪发光的灯;68 岁的老人戴上设备后 , 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妻子 , 激动地哭了出来;还有人在短短几年内 , 可以戴上 Argus II 出行、滑雪、射箭……

全球不少科技公司都在研究仿生眼系统 , 因为视障问题其实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 不同公司都在致力寻找自己的方向 。
澳大利亚公司 Monash Vision Group 就解决了视神经损害的问题 。

许多临床上失明的人都患有视神经受损 , Monash Vision Group 制造了一种革命性的皮质视觉设备 Gennaris , 整体为一个定制的头部装置 , 带有摄像头、无线发射器、视觉处理器及其软件 , 还有一组植入大脑的 9×9mm 芯片 。
前年 , Gennaris 已经在墨尔本进行人体临床试验了 , 这项技术还有望为当下无法治愈的神经系统疾病 , 如肢体麻痹等 , 提供新的治愈机会 。

黄斑病变(AMD) , 也是困扰很多老年人的一种眼疾 。
黄斑病变后 , 患者视觉就会变模糊 , 或眼前出现甩不掉的黑点 , AR 隐形眼镜公司 Innovega 曾通过其人工晶体 iOptik 来治疗这个问题 。 不过另一家名为 Pixium Vision 的法国公司更落地 。
早在 2018 年 , 它们的小型无线光伏视网膜下植入物 PRIMA 就被 FDA 批准开始临床研究 。

这是一种由无线视网膜下植入物和增强现实眼镜组合而成的「仿生眼」 。
而且 , 它比 Argus II 更小、更简单、更便宜 , 还无需动脑部手术 。
2019 年 , 法国 5 名患有晚期干性 AMD 的患者植入 PRIMA 的 12 个月数据表明 , 所有人的视网膜中央都成功引发了光感 。
12 个月后 , 大多数患者可以识别字母 , 还有一定的字母序列 , 且没有与设备相关的不良反应 , 现在 , 他们正在欧洲和美国进行可行性试验 。

PRIMA 为那些失去视力的老年人们 , 创造了一个仿生视觉的世界 。
不过 , 相信大多数人想象或期待的仿生眼 , 是像《黑镜》里那样真正的眼球 。

▲《黑镜》第一季第三集《The Entire History of You》 , 主角戴的隐形眼镜就像脑机接口 , 能够记录、存储和回放佩戴者的所见所闻
它没有外部设备附加 , 不用戴厚厚的眼镜框 , 看起来和真实人眼无异 , 还有很多酷炫的功能 。
2020 年 , 《自然》杂志就公布了一项令人惊艳的的成果——
香港和美国研究人员制造了一个名为 EC-EYE 的特殊设备 , 它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个 3D 人工眼球 。

这次 , 它看起来更像是真正的仿生眼了——各种微型传感器能创建图像 , 传感器形成一个类似人类眼球的、直径超 2㎝ 的半球形 , 能检测无数个感光细胞 , 仿生眼内腔还充满了离子液体 , 液态金属制成的细而柔软的电线就像神经纤维一样……

它将比真正的人眼视力更清晰 , 纳米传感器的密度可以提高到真实人眼中感光器密度的 10 倍以上 。
研究人员表示 , 当它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性能方面进一步改善后 , 5 年内就会变得实用 。
这些强大的性能 , 不止用于视障人士 , 还可以用到类人机器人领域 , 解决人所不能及的工作 。

当下前沿的仿生眼技术 , 听起来都很美好 , 但现实落地 , 其实或多或少有着各类问题:技术限制、交互安全性、价格成本高昂、使用寿命有限……
这也是为什么仿生眼似乎看起来很多 , 但实际上真正用上的人 , 其实相当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