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日 , 国际知名科技杂志《科学通报》中刊登了一篇由我国中山大学肖智勇博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发表发表的论文研究《月球上的半透明玻璃球》 , 也在学术界掀起了一阵阵热潮 。 这篇论文主要是报道了我国月球探测车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发现了“厘米级直径的半透明玻璃球” 。
虽说玻璃球此前在月球上早有发现 , 上世纪70年代的阿波罗计划美国人就曾经在月球上发现玻璃球 , 但并非是半透明状的 , 而是整体呈黑色 , 内部还充斥着碎屑和气孔 , 并非是本次发现的半透明的玻璃球 , 因此半透明的玻璃球属于国际上首次发现 。 网友对此也是议论纷纷 , 有人好奇这些玻璃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我们致力于研究这些玻璃球会破解月球的历史或者月球起源的秘密吗?今天小编和各位看官聊聊月球的那点事 。
月球上的玻璃球到底是自然形成的还是有神秘力量的促使?
传统的理论认为 , 这种玻璃球大概率是自然形成的 , 和神秘力量关系不大 。 肖智勇博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对此也做出了他们的见解 。
【中国团队创造记录!月球上新发现的透明玻璃球,到底来自哪里?】首先我们要知道玻璃物质玻璃属于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 , 主要的化学成分是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 并非月球自身的产物 , 因此月球上的半透明玻璃球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 , 但从手上有限的资料中 , 有理由认为这是由于月球表面的贫铁斜长岩月壳在与陨石高速撞击作用下产生了高温 , 极高的温度就会让物体发生熔融的情况 , 由于月表温度极度 , 熔融物质在低温下快速冷却后就会形成这种类型的半透明玻璃珠 。
我们可以理解为如果月球表面或者某一区域的岩石块含铁量很低 , 由陨石带来的撞击温度就可以使得岩石改变化学形态 , 成为一种熔融态 , 就有一定的概率成为这类半透明的玻璃球 , 因为在地球上 , 我们在制造传统的玻璃过程中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 同理可得在宇宙中其他天体也会出现这种状况 。
但这中间要满足两个必要的因素 , 一个是需要含铁量低的岩石和可以带来极高温度的情况 , 例如火山喷发的岩浆或者陨石的高速撞击 , 由于月球没有火山活动 , 因此产生高温的方式也只能是后者了 。
那么我们发现和研究这些半透明玻璃球可以帮助人类了解月球的起源和故事吗?
事实上月球的起源现在还是个谜 , 主流的研究观点认为月球的起源来自于远古时期的一次大碰撞 。 在距今46亿年前 , 地球轨道附近还有一颗和现在的火星般大小的行星 , 叫忒伊亚 , 这颗叫忒伊亚的行星在运行过程中撞上了地球 , 撞击产生的大量碎片围绕在地球轨道附近 ,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质在引力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原始月球 。
这只是我们推测得出的月球起源说 , 但月球诞生后的几十亿年历史人类目前是知之甚少 , 尤其是对月球早期的状况 。现今科学界要了解月球的历史普遍都是从月岩和密密麻麻的陨石坑开始 。 科学家很早就发现 , 在持续的陨石撞击下 , 月球表面覆盖了一层厚度不等的月壤物质 , 这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撞击产生的玻璃球 。
严格的讲应该是玻璃微珠 , 这些小微才是最主要的撞击遗留物质 , 科学家可以通过“玻璃微珠”来窥探出月壤物质成分和月球数十亿年来的历史 。 但本次发现的可不是玻璃微珠 , 而是比它大的多的玻璃球 , 科学家通过研究其颜色、形态特征发现 , 它们并不是产自于月球的产物 , 它们还是属于还是撞击产生的玻璃 , 但这个又比普通的 “玻璃微珠”要来的特殊 。
论文中还做出了解析 , 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这些玻璃球可能是月球高地上月壤里常见的物质 。 如果这种猜想属实的话 , 那么这些“半透明玻璃球”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帮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月球早期的撞击历史以及通过月球高地上古老的撞击坑中 , 如果也存在这类玻璃球的话 , 那么它们也可以通过这些玻璃球了解到远古太阳系形成时的撞击信息 , 因此这次我国科研团队发现的半透明玻璃球要比美国人发现的玻璃球的意义还要重大 。
推荐阅读
- 银河系中心,黑洞的能量爆发,有可能会影响到地球生命的进化演化
- 人类重返月球第一步——阿尔忒弥斯Ⅰ将于五月发射
- 新疆喀纳斯湖现巨型“水怪”?科学家捕捉2个月, 真捉到了数条?
- 频繁出现的不明飞行物到底是什么?有科学家认为可能是时光机
- 科学家发现,地球核心有隐藏的未知结构,我们要重新认识地球了
- 速度无法超越光速,文明之间也无法交流,那宇宙存在的意义何在?
- 飞行224亿千米,最后一张地球照片让人类深思,我们看到了什么?
- 爱因斯坦还有两个预言没有实现,一个带来希望,一个带来毁灭
- 进入太阳系的首个“星际旅客”,科学家猜测可能是一个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