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来源南太湖号:长三角视觉 作者:老兵伟哥
新春的脚步渐行渐远 , 湖州小西街纵横交错的街巷里 , 依然悬挂着喜庆的红灯笼 , 许多文艺范十足的小店门口还张贴着福字和春联 , 每一处依然沉浸在浓浓的年味里 。
有人说:“一座城的味道 , 都藏在老街里 。 如今的城市发展很快 , 车水马龙 , 高楼大厦 , 让人们迷失了方向 。 ”
确实 , 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 大都藏着一条泛黄的老街——狭窄的街道 , 斑驳的木门 , 湿漉的石板 , 悠长的小弄 , 昏黄的路灯……
尽管湖州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厚重历史的古城 , 但经过岁月侵蚀和风雨洗礼 , 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幸存的老街 , 不过二三条了 。 小西街 , 就是其中一条 。
在外漂泊很多年回到湖州生活的两年多时间里 , 我总是挤时间走街串巷 , 找寻着小时候镌刻在脑海中的江南记忆 。 湖城及周边古镇、古村、古街、古巷、古宅、古桥、古道 , 都是我经常踏访的去处 。
每逢闲暇时光 , 我愿意背上相机 , 独自来位于湖城闹市一角的小西街走走 , 没有特别的目的 , 有的也许就是内心深处那一份情怀 。
倘若有外地朋友来访 , 我也会带他们在这里找一家茶馆 , 最喜欢依河临窗而坐 , 慢悠悠地喝着茶 , 聊着那些美好的过往 。
小西街真的很老——它是湖州中心城区现存最大砖木结构老居住区 。 明崇祯《乌程县志》载:“仪凤桥南堍直西过旱渎桥为小西街 , 有油车巷、高巷、石鸾巷、北齐巷、朝阳巷 。 ”
这里依西笤溪入古城西门——清源门的支流漕渎而建 。 街区平面总体呈不规则长方形 , 市河北侧为勤劳街片区 , 南侧为小西街片区 , 两个片区通过永安桥相连接 。
与湖州其余老街被大面积拆除改造的命运不同 , 小西街无疑是一个幸运儿 。 尽管进行了大面积的提升改造 , 但街区的整体格局被完好地保留下来 , 街巷里弄肌理保存完好 , 街区内有花园弄、木桥北弄、眺古桥弄、栅口弄、油车巷、高巷、石鸾巷、朝阳巷等十多条巷弄 。
现存沿河建筑多为晚清、民国时所建 , 风格相近 。 大宅院前有石库门 , 后有河埠头 , 院内有门厅、庭院、厅堂、夹弄等 , 有着浓郁的江南水乡市井生活气息 。
小西街真的又非常新——作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小西街 , 在保留着它的原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整治修缮 , 植入新的理念 , 引进新的业态 , 增添新的气息 , 变得更加文艺时尚起来 。
街区南侧入口 , 就是西岸当代美术馆 , 这家开在老宅里的美术馆 , 大门保留着老宅原本的木门 , 一场“国之美”的美术作品展览正在进行 。
刚进门 , 就能看到了一整面围起玻璃墙 , 自然光线通过天井洒在屋内 , 感觉通透明亮 。 馆内没有冗余的装饰 , 白色的墙 , 黑色的瓦 , 原木的廊柱和门窗 , 保留了古宅的基本结构 。
沿着小巷漫步 , 仿佛穿行在一条江南的时光隧道之中 , 不时让人感受到历史建筑与现代文化融合成了最美好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