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型卫星拼车上天 太空乘客都有谁? 
 27日上午 , 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 成功将22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 这次发射 , 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 此次发射共搭载了海南一号01星和02星、大运号卫星、文昌一号01星和02星、泰景三号01星、巢湖一号等22颗商业卫星 。 那这22颗卫星都是什么种类?又是干什么用的? 
【运载火箭|22星“拼车”上太空 每颗都有不同的功能】本次发射的卫星不仅数量创造新纪录 , 用途也大不相同 。 据介绍 , 本次发射的22颗卫星 , 每颗都有自己的不同功能 。
 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 潘爱华:这次7家商业卫星主要是遥感 , 然后也有在轨的科学试验卫星 , 也有信号处理的卫星 。
 在本次发射任务中 , 长征八号就像一辆汽车 , 22颗卫星就像是乘客 , 被整齐安放在火箭的整流罩中 , 实现了多颗卫星“拼车”上太空 。
  
 
文章图片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 吴义田:这次我们22颗星是采用12次分离动作 , 我们要保证卫星在轨道运行上它也是安全的 , 它不会发生碰撞的 , 所以我们必须在星箭分离过程中 , 要不停地变换姿态 , 相当于是火箭跳着芭蕾把卫星送出去的 。
  
 
文章图片 
 
 为什么要发射“一箭多星”?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一次成功将22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任务 , 是目前我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任务 。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一箭多星的发射任务呢? 
 所谓一箭多星 , 就是通过一次发射任务 , 将多颗卫星送到预定的轨道 。 形象地说 , 就像私家车和公交车 , 在相同目的地的情况下 , 公交车不仅能够运送数量更多的乘客 , 而且效率也更高 。
 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 潘爱华:一箭多星可以降低成本 , 另外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研制效率、发射效率 , 满足高密度发射的任务需求 。
  
 
文章图片 
 
 “一箭多星”的发射方式 , 在充分利用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的同时 , 也降低了卫星的发射成本 。 而随着我国商业航天的不断发展 , 一箭多星的发射任务 , 也能够使从事商业卫星研制的团队共享我国航天科技进步的成果 。
  
 
文章图片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副总指挥 段保成:共享其实按照我的思路来想 , 让大家能够进入航天、进入宇宙、进入太空的这种门槛降低 。
 未来航天发射搭载任务将成常态 
 目前我国商业航天在逐步发展 , 同时随着电子元器件、卫星有效载荷技术的进步 , 卫星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 一些小型或微纳卫星就可以满足用户需求 , 因此 , 未来搭载发射任务也将逐渐成为发射任务的常态 。
 对于商业航天市场而言 , 成本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 对于重量只有几公斤到几十公斤的小卫星 , 搭载发射 , 就成为节省成本的最优选择 。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 吴义田:搭载的技术也确实对于我们长征火箭来说是一个成熟的技术 , 这是一个性价比更高或者更经济的这么一种模式 , 通过这种模式也能更带动咱们相应的一些小的卫星用户 , 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和相关的服务 。
 此外 , 在这次发射任务中 , 卫星和火箭都采用了标准的尺寸规格和机械、电气接口 。 标准化将成为未来商业航天的主流 。
  
 
文章图片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 吴义田:后续我们也想把搭载的模式做一个标准化 , 这是相当于标准接口标准化了 , 也有利于双方更加充分发挥运载火箭的潜力 , 能够为双方提供更好的一个选择 , 能够给卫星方提供更多的一个服务 。
推荐阅读
- 铁性|二维材料首现奇异“多铁性”状态
- IT|行车事件记录器迎来新车全覆盖 “刹不住”争议将成历史
- 社交|Instagram CEO称苹果iPad“没人气” 不值得开发App
- IT|网曝小鹏汽车门店迁址请道士“作法” 官方回应:已停业整顿
- 国际|广东机器人“出海”机遇:打法差异化 创新领域抢占国际市场
- 配送|G胖化身“配送小哥”,被曝亲自向部分玩家配送Steam Deck掌机
- 视点·观察|“适老”就是低端?智能家电轻松上手咋就这么难
- 安全|俄乌冲突期间“匿名者”黑客组织的行动速度比政府还要快
- 喆|一箭22星!开启共享火箭“拼车”新模式
- 车间|“中国数谷”抢新机激活“数字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