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陈根
近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了《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2.0版》 。 该报告在详细梳理元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技术与产业链等议题外 , 还对元宇宙的应用场景、未来等进行了展望 。
报告认为 , 元宇宙具有三大属性:时空拓展性、人机融生性和经济增值性 。 而要实现元宇宙的构建 , 所需的技术则包括Web3.0、人工智能、3D建模、游戏引擎、大数据、数字孪生、区块链、扩展现实等 。
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所发布的这份有关《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2.0版》的报告来看 , 如果只是从传媒的层面来看待元宇宙 , 那么这份报告还是有一定的扩展性 , 至少是从非科技视角 , 从传媒的视角去理解科技层面的事情 , 也提到了一些相关支撑元宇宙构建的技术 。
但是如果从科技的视角 , 从真正未来元宇宙的视角来看待 , 这份报告缺乏站在科技产业视角下的深度与广度 。 当然 , 如果是从为Soul这个社交软件站台而开展的一份咨询研究报告 , 那只是一种产学研的商业行为 , 跟真正探讨元宇宙没有太大的关系 。
而这份报告还很正儿八经的给Soul的这种元宇宙造词行为整理出时间线 , 从这个时间线上可以看到 , Soul能够给出的有关元宇宙的概念 , 除了只是改了一些口号 , 用了一些元宇宙这样的名词之外 , 没有任何跟元宇宙有关的技术或者实质性的应用 。
准确的说 , Soul只是一个叫了元宇宙名字的 , 基于二次元与荷尔蒙的社交软件 , 或者理解为曾经的陌陌升级版 。 不论是从底层技术应用面而言 , 或是基于虚拟现实的社交 , 也就是基于VR的虚拟现实社交 , 没有一项是跟元宇宙有关 。 Soul可以说是当前借着元宇宙名词或者商标注册进行元宇宙碰瓷者中的一个 , 而这种碰瓷的行为不应该被鼓励 , 不应该有研究机构为其背书 。
Facebook在碰瓷元宇宙的时候 , 至少还装模作样的投入资金研发一下VR技术 , 或者基于跨语种社交的需要而尝试着基于AI多语种自动识别切换的技术研究 。 而Soul就纯凭概念 , 凭借着给自己贴上元宇宙这个名字就开始夸大 。 从本质上而言 , 这是一种商业的不诚实 , 一种商业的盲目夸大 。
因此 , 在我看来 , 我们今天应该要对这种借着元宇宙名字而故意混淆用户的行为 , 混淆投资者的行为进行遏制 。 我们需要鼓励与引导全社会真正的向华为 , 向美国的这些科技巨头们的研发务实精神学习 , 脚踏实地的在元宇宙的底层产业技术的实现上进行突破、创新、探索 。 当我们今天回头来看 , 芯片之痛 , 以及这些年全社会在互联网表层的商业应用层面倾注了太多的关注 , 导致我们的硬核科技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
当下 , 面对元宇宙这一决定着未来的产业趋势 , 我们必须抛弃这种喊口号 , 扯大旗的表层商业行为 。 因为核心技术的构建与突破不是依靠口号就可以实现 , 而是要向华为这样企业一样的几十年如一日的 , 坚持不懈的重金投入在研发上 , 坚持不懈的在技术突破上默默的坐冷板凳 。
【陈根:Soul的元宇宙只是名字叫元宇宙】只有全社会形成这样的共识 , 对科技创新有了实质的认识与热情 , 我们才能从当前的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 我们才能有机会在未来真正实现元宇宙的那一天 , 在全世界的元宇宙底层产业链层面获得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