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迷人的热带海岛火山公园,距今一万3千年,雨林和熔岩隧道交织( 二 )



景区其实不大 , 从大门进入 , 到最高处的火山口 , 也就最多一公里左右 , 算得上是个小而精致的景点 。
【海口|迷人的热带海岛火山公园,距今一万3千年,雨林和熔岩隧道交织】整个景区分左右两条道 , 你可以上去走左边 , 下来走右边 , 或者反过来也行 , 一路上不会错过任何风景 。

半山腰的山神庙 。 有人说 , 这庙怎么没房子啊?
一个当地村民说:天为顶 。

这种植物 , 叫露兜树 , 通常长在热带的海边 , 因为结出的果实 , 很像菠萝 , 所以又有个外号叫“野菠萝” , 不过是不能吃的 。

景区的最高点 , 就是火山口 。
俯瞰下火山口 。 站在上面看下去 , 是一个幽深的口子 , 像怪物张开的口……有点莫名害怕 。

下火山口的阶梯 , 有点陡 , 老人家和小朋友要小心 。

火山口的底部 , 都被茂密的植物覆盖着 , 看不清本来面目 。 我想 , 里面会不会躲着个中生代的怪物 , 突然窜出来 , 张开血盆大口?……

这就是海口最高的地方了 , 虽然只有222米……

不要小瞧这棵乱石中的树 , 它叫箭毒木 , 传说中的“见血封喉” , 古时 , 山里的猎人把树的汁水涂在箭头上 , 用于狩猎……所以 , 还是离它远点 , 看看就好 。

这样根部鼓鼓的椰子树 , 叫酒瓶椰 , 形象吧?

景区的卫生间外墙 , 都是火山石垒起来的……

下山 , 回到大门口附近 。 有个火山口咖啡 , 可以坐下来 , 喝一杯 。
海南的咖啡品质很好 , 在玩后面的兴隆咖啡谷时 , 我会写到 。

咖啡味道的奶茶 。
这是我比较推荐的一个景点 , 不大 , 精致 , 玩起来也不累 , 还能认识很多奇特的热带的植物 , 了解地质知识 。 玩完了 , 门口坐上一个小时 , 喝杯咖啡 , 情调也有了 。 完美 。

回到市区 , 大概是五点多 , 正好逛下骑楼老街 。
海口的骑楼 , 我感觉可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骑楼建筑群了 , 不过 , 十一月刚从北海回来 , 那里的骑楼也很可观 , 所以就没有太大的兴趣了 , 走一走 , 就算到过了 。
我心心念念的 , 是清补凉 。
东坡先生曾经夸过:“椰树之上采琼浆 , 捧来一碗白玉香” , 古代的名人里 , 要论吃货 , 苏先生肯定排得上号 , 那他夸过的吃食 , 我也喜欢 , 就很正常啦!
老街上 , 一家网红的清补凉店 。

广东、香港和澳门等地 , 清补凉是夏天清热补湿的老火汤 。 如用淮山、莲子、茨实、薏米、百合、红枣、南北杏和 , 或放入沙参、玉竹、陈皮和龙眼等以健脾去湿、润肺去燥的材料 , 煮成汤 。
广西清补凉更类似水果什锦冰 , 西瓜块、菠萝块、绿豆等为料 , 相对简单 。
海南清补凉结合了广东与广西所长 , 再添入海南产的新鲜椰肉、椰汁等 , 看上去属于糖水 , 吃起来清爽不腻 。
会有很多人把清补凉说成“清凉补” , 记住 , 这是错误的!是-清-补-凉!
这一格格的 , 都是可以放入糖水中的材料 。

店堂不大 , 有椰子壳做成的可爱娃娃头 。

我要了一碗椰汁清补凉 , 里面有西瓜 , 红豆 , 薏米 , 芋头 , 核桃等 , 另配一杯椰奶 , 吃的时候倒进入 , 成品 。
这碗清补凉吃起来 , 不太甜 , 内容丰富 , 尤其是芋头 , 又糯又粉 , 真是太好吃了 。
有个朋友看到我发圈 , 说 , 当年在海南骑行环岛的时候 , 每天一碗清补凉 。 我说 , 要是换了我 , 每天起码两碗!

骑楼老街有好几条 , 这一段 , 是步行街 , 车辆不能进入 。

风中 , 三角梅开着 。

骑楼老街最古老的建筑 , 建于南宋 , 距今约700多年 , 清末时 , 海口是对外开放口岸之一 , 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等 。 到上世纪初 , 很多闯南洋的海南人衣锦还乡 , 造起了一座又一座风格多样的骑楼 , 渐渐行程规模 。 如今的得胜沙路、文明东路、中山路、博爱路、解放路 , 两侧都是一幢幢始建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柱廊式骑楼 。

可能因为疫情的关系 , 步行街总体还是比较萧条 , 很多店都关着 。

这个邮局 , 应该是民国时的了吧 。

一组雕塑 , 两位老人家正在聊天 。 让我想到海南的“老爸茶” , 可惜这次 , 没能去尝试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