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麦穗夏枯草、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 , 铁色草(《纲目》) , 棒柱头花(《中国药植志》) , 大头花(《浙江中药手册》) , 夏枯头(《汇编》) , 夏枯球、夏枯花(《中药处方名辨义》) 。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 。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浙江等省 。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 , 除去杂质 , 晒干 。
【历史沿革】元代有去梗法(《活幼》) 。明代有去根土 , 洗净 , 熬膏用(《仁术》) , 烧存性为末法(《济阴》) 。清代有土瓜水浸焙、沙糖水浸焙法(《得配》) 。现行有净制(《中国药典》1963年版) , 切制法(《湖北》) 。
【炮制方法】净制
1.拣去杂质 , 去柄 , 筛去泥土即得(《中国药典》1963年版) 。
2.洗净(《湖北》) 。
切制沥干 , 切段 , 晒干(《湖北》) 。
【成品性状】夏枯草:呈棒状 , 略扁 , 长1.5~8cm , 直径0.8~1.5cm 。淡棕色至棕红色 。全穗由数轮宿萼与苞片组成 , 每轮有对生苞片2片 , 呈扇形 , 先端尖尾状 , 脉纹明显 ,
外表面有白毛 。每一苞片内有花3朵 , 花冠多已脱落 , 宿萼二唇形 。体轻 。气微 , 味淡 。
【性味与归经】辛、苦 , 寒 。归肝、胆经 。
【功能与主治】清火 , 明目 , 散结 , 消肿 。用于目赤肿痛 , 目珠夜痛 , 头痛眩晕 , 瘰疬 , 瘿瘤 , 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 , 淋巴结结核 , 乳腺增生症 , 高血压症 。
【用法与用量】9~15g.
【处方应付】处方写夏枯草、夏枯球等均付生品 。
【炮制作用】使药物净洁 , 便于调剂和制剂 。
【化学成分】主含夏枯草甙 , 齐墩果酸 , 乌索酸 , 胡萝卜甙 , 3-香树脂醇 , 花色甙 , 矢车菊素及4种同系高级饱和脂肪酸 。
【夏枯草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贮藏与保管】置干燥处 。
推荐阅读
- 夏天无眼药水怎么样
- 冰箱使用寿命
- 夏季饮水误区
- 巧克力夏天怎么保存 正确的保存方法是怎样的
- 卧室挂机空调安装高度
- 空调安装在卧室窗台边好吗?
- 卧室空调安装位置讲究
- 夏季必做凉拌川粉的做法(老年菜谱)
- 夏至木瓜渍三明治的做法(美容菜谱)
- 夏季祛湿冬瓜蛤蜊汤的做法(美容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