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北鲜皮(《药材资料汇编》) 。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dasycarpusTurcz.的干燥根皮 。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浙江、安徽等省 。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干燥 。
【历史沿革】宋代有去心洗焙(《普本》),去梗法(《疮疡》) 。明代有水洗去粗皮法(《入门》) 。清代增加了酒拌炒法(《得配》) 。现行有净制、切制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 。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洗净,干燥(《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切制
1.稍润,切厚片,干燥(《中国药典》1995年版) 。
2.将原药除去杂质及残留木心,洗净,润软,切极薄片,干燥,筛去灰屑(《上海》) 。
【成品性状】白鲜皮:为圆形厚片 。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内表面类白色,切面乳白色 。有羊膻气,味微苦 。
【性味与归经】苦,寒 。归脾、胃、膀胱经 。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 。
【用法与用量】4.5~9g 。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粉敷 。
【处方应付】处方写白鲜皮、北鲜皮均付白鲜皮 。
【炮制作用】.使药物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 。
【化学成分】主含白鲜碱,茵芋碱,崖椒碱,前茵芋碱,异斑佛林草碱,柠檬苦素,黄柏酮,酮,谷甾醇,胡芦巴碱 。白藓碱和崖椒碱具有诱变活性 。
【白鲜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 。
推荐阅读
- 地枫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乌柏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五加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川槿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土荆皮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橘叶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蓼大青叶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满山红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番泻叶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 紫珠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