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率|云洲智能IPO:无人船艇盈利有多难? 龙头企业成立12年仍在亏损

每经采访人员:张明双 每经编辑:宋思艰
提到无人机 , 很多人都已耳熟能详 , 但说起无人船艇 , 不少人会觉得陌生 , 不过这种高科技产品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 近日 , 无人船艇厂商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洲智能)提交IPO申报文件 , 拟通过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15.50亿元 , 现已收到上交所问询函 。
目前 , 云洲智能研发和定型了近30款无人船艇产品 , 产品及服务已在城市水域应用、海洋工程、公共安全、国防工业等领域广泛使用 。 在营收规模方面 , 三年间从2699.78万元增长到2.53亿元 。 招股书(申报稿)引用赛迪顾问统计数据 , 公司在国内民用无人船艇行业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
然而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 , 云洲智能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 , 以及为吸引人才实施股权激励 , 导致持续亏损 , 最近三年半净利润合计亏损超过4亿元 。 虽然云洲智能已成立12年 , 但无人船艇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 对于何时能够扭亏为盈 , 云洲智能并未给出明确的时间表 。
营收尚未形成明显规模效应
【产销率|云洲智能IPO:无人船艇盈利有多难? 龙头企业成立12年仍在亏损】云洲智能成立于2010年 , 创始股东张云飞、成亮等人开始无人船艇领域的创业 , 2012年及之后实现首艘环保无人船艇产品销售 , 陆续开创了无人船艇技术在水文测量、海洋工程、公共安全、国防工业等领域的应用落地 。
近几年来 , 云洲智能的收入规模增速明显加快 。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 , 云洲智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699.78万元、6363.40万元、2.53亿元、1.18亿元 , 三年间收入规模扩大了近10倍 。 无人船艇行业在国家政策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下 , 市场规模不断快速扩大 , 云洲智能形成了海洋工程和公共安全领域的系列产品并逐步推向市场 。
目前 , 云洲智能形成了民品及国防工业产品两大类产品 , 2020年民品业务收入为1.95亿元 , 根据赛迪顾问统计数据 , 公司在国内民用无人船艇行业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 不过无人船艇虽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 但细分市场规模较小 , 2020年市场规模也才3.3亿元 。 因此云洲智能也提示了未来市场规模增长不及预期 , 面临市场发展空间受限的风险 。
云洲智能坦陈 , 各业务类型客户在持续开拓过程中 , 营业收入规模较小 , 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效应 。 但是在运营过程中 , 云洲智能需要持续加大研发、管理及销售的投入 , 造成过去几年持续亏损 。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 , 云洲智能净利润分别亏损8741.79万元、1.20亿元、1.56亿元、3725.42万元 , 三年半时间合计亏损4.04亿元 。
持续较高的研发投入和股权激励是造成亏损的直接原因 。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 , 云洲智能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069.66万元、5352.95万元、7220.05万元、3509.50万元 , 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3.70%、84.12%、28.58%、29.86% 。 此外 , 云洲智能进行了多次股权激励 , 2018年-2020年计入期间费用的股权激励费用分别为648.08万元、4511.82万元、1.11亿元 , 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00%、70.90%、43.94% 。
为了进一步打开无人船艇市场 , 云洲智能未来可能投入更多资源到研发、生产及销售环节 , 同时公司未来仍需确认较大额股权激励费用 。
对于何时能够扭亏为盈 , 云洲智能并未提出明确的时间表 , 只是在“未来是否可实现盈利的前瞻性信息”中表示 , 未来随着公司无人船艇产品和技术的不断成熟 , 营业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 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 , 公司的亏损情况将有望继续收窄直至实现盈利 。
产销率不高仍募资扩大产能
云洲智能的主要产品包含内河级、海工级和海防级三个级别的无人船艇平台 , 其中内河级是产销量最大的产品 , 海工级、海防级无人船艇为新开发产品 , 年销量均为个位数 , 作为定制化产品产销率稳定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虽然云洲智能的内河级产品销量增长较快 , 但产销率并不高 。 2018年-2020年 , 公司内河级产品产量分别为152艘、387艘、2219艘 , 销量99艘、214艘、1077艘 , 产销率分别为65%、55%、49% 。 2021年1-6月 , 云洲智能内河级产品的产量缩减到149艘 , 销量为436艘 , 产销率达到293% 。
对于内河级产品产销率偏低 , 云洲智能表示 , 主要为公司展演所用或水面救生机器人、水上移动救生担架床等标准化产品库存备货所造成 , 随着客户需求逐步增加 , 销售渠道拓宽 , 内河级无人船艇的产销率有较大提升 。
根据计算 , 报告期内公司内河级产量共计为2907艘 , 销量1826艘 , 仍有1000余艘未销售 。 在产销率并不高的情况下 , 云洲智能为何还要生产这么多的内河级无人船艇 , 无从得知 。 不过云洲智能对产能利用率采用工时法计算 ,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3.31%、118.29%、118.68%及114.89% , 整体产能利用水平较高 , 公司产品产能具有一定瓶颈 。
按照IPO计划 , 云洲智能拟募集资金15.50亿元 , 用于无人船艇生产基地建设、无人船艇研发中心升级、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补充流动资金等 , 其中两个生产基地分为小型无人船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中大型无人船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 云洲智能将通过两个项目提高公司无人船艇制造产能 , 但两个项目的具体产能并未披露 。
但是 , 在内河级无人船艇产销率不高的情况下 , 云洲智能仍募资扩产 , 未来能否顺利消化仍是未知数 。
行业竞争者正在增多
从财务数据方面 , 对云洲智能与行业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并不是容易的事 。 在选取同行业可比公司时 , 云洲智能认为 ,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 , 其他无人船艇公司的规模相对较小、产品体系相对较少 , 因此不具有可比性或仅在部分应用领域可比 。 ” , 选取了6家同行业可比公司 , 有5家为无人机相关上市公司 。
在招股书(申报稿)内 , 云洲智能列举无人船艇行业民用领域主要企业 , 有面向环境监测和测量测绘领域的安徽科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测量测绘领域的华测导航(300627 , SZ) , 英国公司L3 ASV 。
不过采访人员注意到 , 除了上述企业外 , 国内还有部分上市公司也在无人船艇行业进行布局 , 行业竞争者正在增多 。 2021年11月 , 星网宇达(002829,SZ)在回复投资者关于无人船研发进度时表示 , 目前公司完成了小型无人船样船的研发 , 进行了多次实验 , 并配合客户参加了海上任务伴随保障 。
2021年4月 , 聚光科技(300203 , SZ)官网发布消息显示 , 公司自主研发的USV系列无人船 , 共有水质走航监测、水质采样、水文测绘等五个船型 , 可实现水质走航监测、地表水自动取样、河床勘测、水文测绘等智能化作业 。
2021年8月 , 天海防务(300008 , SZ)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司隆海重能(宁波)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研发产品方向主要包括无人船全向多源融合感知系统、AI驾控智能体以及集群协同系统、智能无人特种船艇等 。
根据赛迪顾问统计数据 , 预计至2023年 , 我国民用无人船艇市场规模约为32.2亿元 ,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3.7% 。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 , 行业竞争有可能更加激烈 , 云洲智能能否持续保持领先?
云洲智能表示 , 在技术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的内河级无人船艇细分行业出现了部分竞品 , 但公司在内河级平台应用领域的产品布局较为全面 , 均实现了批量化销售;在门槛较高的海工级无人船艇领域国外仅有少数公司具备提供产品能力 , 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在门槛最高的海防级无人船艇领域 , 公司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得中国船级社无人艇入级证书及无人艇检测资质的企业 。
但公司也提示风险称 , 如果公司不能保持技术或产品的领先优势 , 则将对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
八个月新增20余位股东
广东证监局官网显示 , 云洲智能于2020年12月29日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 , 辅导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而在辅导备案之前 , 2020年4月-12月期间 , 云洲智能及其前身云洲有限进行了5次股权转让、6次增资 , 股东数量由20余位增加到49位 。
值得注意的是 , 云洲智能2020年第一大客户盐城市城南新区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南建投)也在辅导备案前参与了增资 。 2020年6月 , 城南建投向云洲有限投资5000万元 , 增资后持股比例为1.49% 。 2020年 , 云洲智能对城南建投的销售金额为5095.57万元 , 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20.17% 。 关联交易列表显示 , 云洲智能对城南建投2020年、2021年1-6月均有交易金额 , 2018年、2019年则没有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辅导备案前八个月的股权转让和增资过程中 , 股转和增资价格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 2020年4月第二次股权转让 , 珠海华金领越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珠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以3500万元、500万元 , 受让程荣梅持有的云洲有限2.3333%、0.3333%股权 , 价格约为每注册资本56.60元;两个月后 , 即2020年6月第四次增资 , 城南建投等3家法人股东对云洲有限增资 , 增资价格约为每注册资本121.12元;到了2020年9月第三次股权转让 , 海南亿凯投资控股中心(有限合伙)从深圳天亿投资有限公司受让1.7%股权(对应注册资本额为47.0588万元) , 转让价格4000万元 , 此时股转价格为每注册资本85元 。 其他股权转让、增资的价格多为每注册资本120元左右 。
此外 , 2020年11月 , 云洲有限、创始股东、员工持股平台与A轮、B轮、C轮投资人签署了对赌协议 , 云洲有限为对赌协议当事人 , 约定投资人在特定情形发生时 , 有权要求回购义务人回购所持公司股权 。 不过云洲智能表示 , 截至公司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并获受理之日 , 股权回购等对赌条款已彻底终止 。
对于IPO相关事宜 , 2月24日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致电云洲智能并发送了采访邮件 , 但截至发稿 , 未获回复 。
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