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不会退出海外市场 将大幅增加对根技术的战略投入

3月1日 ,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巴塞罗那MWC 22(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发表了题为《向上 , 点亮未来》的主题演讲 。
郭平在演讲中指出 , 当今世界面临数字化和碳中和两个重要课题 , 对于ICT的未来影响深远 。 面对挑战 , 华为将坚持全球化 , 大幅增加对根技术的战略投入 , 努力实现基础理论、架构和软件三个重构 , 以此持续提升华为的中长期竞争力 , 支撑ICT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
郭平表示 , 业界需要探索新理论和新架构 , 重构技术底座 , 才能支撑数字可持续发展 。 联接的密度与计算的精度将决定数字经济的强度 , 但需要保持其长期活力 , 需要增加碳减排力度这一新维度 。
华为正大幅增加对根技术的战略投入 , 重构技术底座 , 实现基础理论、架构和软件三个重构 。 这将逐渐在公司未来的产品竞争力上得以体现 , 支撑自身及ICT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
郭平坚持“软硬件充分协同”理念 , 他认为只有软硬件充分协同的产品才能真正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 。 他以基站AHR Turbo算法改进实现MetaAAU实现性能节能双优 , 以及全息图光学算法突破实现OXC全光“一跳直达”为例 , 介绍了华为如何在单个ICT产品开发以及整网演进的技术创新中践行软硬件充分协同 。
对于“华为是否会逐渐退出海外市场?”郭平给出的回答是“不会” , 他表示对于选择华为的客户 , 华为会全力以赴 , 帮助他们实现商业成功 。 在标准、人才和供应链等方面 , 坚定不移地实施全球化战略 。
以下是《向上 , 点亮未来》主题演讲稿原文:
大家早上好 , 很高兴再次在巴展演讲 。
在最近的一部名为“不要抬头”的电影中 , 世界面临重大灾难 , 但有人却宁愿对此视而不见 。 我认为这不是我们的未来 。 这里的我们 , 指华为和整个行业 。 但如果要看见未来 , 我们必须抬头看看 , 而不是被政治、派系、宣传所蒙蔽 。 我们要抬头看 , 向前看 , 找到前行之路 。
关心华为的人可能会问:华为最近怎样了?中长期竞争力还行不行?华为还能帮助客户成功吗?我想说 , 来 , 我们抬头看看吧!
数字化和碳中和 , 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重要课题 , 对于ICT的未来影响深远 。 接下来 , 我想从这两方面和各位分享一些华为的看法 。
全球数字经济高速发展 , 有预测称数字经济今年占GDP的比重将超过50% , 数字化需求超出预期 。 反观供给侧 , 香农定理和冯诺依曼架构已遇到很大瓶颈 。 因此 , 我们需要探索新理论和新架构 , 支撑数字可持续发展 。
碳中和给ICT行业带来了挑战 , 我们评估了“深时地球”项目 , 单就对全球环境数据进行监测这一项 , 就会排放相当于当前全球排放量12.5%的碳 。 数字化的进一步发展将导致碳排放增加 , 但ICT可以帮助其他行业减轻“碳足迹” , 在量级上相当于自身“碳足迹”的10倍以上 。
联接的密度乘以计算的精度 , 就是数字经济的强度 。 但现在我们不只需要强度 , 还需要长期活力 。 所以 , 我们需要多考虑一个维度 , 即碳减排的力度 。
为实现这一目标 , 华为将大幅增加对根技术的战略投入 , 我们将和伙伴一起努力 , 努力重构技术底座 。
华为正在努力实现三个重构:基础理论、架构和软件 。 这三个重构将支撑ICT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
首先是理论重构 , 以信道增容为例 。
我们知道 , 信道容量已经接近天花板 。 华为持续探索新一代MIMO和无线AI等理论与技术 , 进一步逼近香农极限 , 同时研究语义通信等新理论 , 尝试超越香农极限 , 为通信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
其次是架构重构 。
无线通信依然面临高频、超大带宽、超高速等重大技术挑战 , 华为积极探索新技术以重构架构 , 比如引入光电融合技术 , 解决关键问题 , 并突破未来芯片面临的工艺瓶颈 。
计算架构的当前矛盾是:AI、大数据应用蓬勃发展 , 而传统计算架构仍然是“以CPU为中心” 。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 华为正在设计“对等”架构 , 让GPU、NPU等能够更好支撑全球AI业务的发展 。
最后是软件重构 。
面向未来 , 随着AI的爆发 , 对算力的需求急剧增加 , 但是硬件工艺进步放缓 。
为此 , 我们提出了“软件性能倍增计划” , 比如:无线小区数和调度用户等关键指标已通过软件优化提升了一倍;
我们将通过鸿蒙、欧拉更有效地发挥多样化硬件的算力潜能;通过Mindspore框架 , 帮助科学家、工程师们提升开发效率 。
华为以AI为中心的全栈软件重构 , 有望创建新的生态 , 为客户和软件产业带来全新机会 。
在2021年欧盟产业研发投入计分牌上 , 华为排名第二 。 我们正在加大投入 , 进行系统架构优化、软件性能倍增 。 我们希望通过解决技术和工艺难题 , 构建高度可信、可靠的供应链 。
我们知道 , 只有软硬件充分协同的产品才能真正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 。
在ICT产品开发中 , 我们也在践行这一理念 。 比如:基站AHR Turbo算法的精进 , 使MetaAAU实现了性能节能双优;全息图光学算法突破后 , OXC实现了全光“一跳直达” 。
华为持续的根技术投入 , 将逐渐在产品竞争力上得以体现 。
我们切换到整网视角 , 过去十几年的网络演进 , 本质上是IT技术的最新实践不断被引入CT的过程:从IP到云 , 再到现在的AI , 都是如此 。 作为业界拥有最完整ICT能力的企业 , 在未来网络向AI Native演进的过程中 , 我们有信心占得先机 。
在提升数字基础设施能力的同时 , 我们也考虑碳排放 。
我们的核心理念是“更多比特 , 更少瓦特” , 通过理论、材料、算法等的突破 , 来兑现我们2.7倍能效提升的承诺 。
有人在问:华为是否会逐渐退出海外市场?我们的回答是“不会” 。 对于选择我们的客户 , 华为会全力以赴 , 帮助他们实现商业成功 。 在标准、人才和供应链等方面 , 坚定不移地实施全球化战略 。
【重构|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不会退出海外市场 将大幅增加对根技术的战略投入】我们仍然是全球盛会活跃的一员 。 我们准备了一份名为“引领(GUIDE)”的商业构想 。 在这里 , 我真诚邀请您和我们一起:引领未来、点亮未来 。 谢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