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我国量子计算云平台上线两大国产量子编程软件
采访人员2月28日从合肥高新区了解到 ,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量子计算云平台(以下简称量子计算云平台)日前成功部署两大全新国产量子编程软件——isQ-Core、青果(Quingo) 。 这意味着在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国内顶尖团队的共同努力下 , 国产量子计算软硬件结合迈出重要一步 。
我国“九章”“祖冲之号”“祖冲之二号”等量子计算原型机相继问世 , 量子计算机高效运行和广泛使用离不开强大的硬件系统 , 也离不开汇编语言、操作系统等软件的配套支撑 。 量子软件须满足量子计算底层物理原理和算法逻辑 , 具有较强专业性 。 本次在国内引起关注的两大国产量子编程软件 , 分别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团队、国防科技大学团队主导研发 。
据介绍 , isQ-Core量子编程语言及其编译器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及北京中科弧光量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团队联合开发 , 具有简洁、易用、高效、扩展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 能为量子计算用户提供许多便利 。
青果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QUANTA团队联合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程序理论团队等提出 , 并以其为基础 , 设计实现了首个全面的量子—经典异构编程框架;同时 , 通过引入一种全新的量子操作的时序描述机制 , 使用户可以灵活、高效地控制量子操作的时序 。 目前 , 已有多个国内外计算机软硬件团队参与开发青果语言生态 。
据了解 , 由国盾量子提供相关部署服务的两款软件都已成功部署至量子计算云平台 。 该云平台是目前国内硬件规模最大的量子计算云平台 , 并将引入“祖冲之二号”(66量子比特)的计算能力 。 此前 , 量子计算云平台上线了“祖冲之二号”同款汇编语言——QCIS指令集 , 大幅提升了用户在云平台实验室中对12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的操控能力 。
【量子|我国量子计算云平台上线两大国产量子编程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团队表示 , 量子计算软硬件的结合 , 将为更多不同行业人士进行量子计算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探索提供便利 。 未来 , isQ-Core将持续升级 , 增加、完善更多功能 , 与我国量子计算硬件协同发展 。 童娅 采访人员吴长锋
推荐阅读
- 通信|丹麦银行测试量子通信传输数据,保障信息安全
- 网络|我国5G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一级和所有县城城区 87%乡镇镇区
- 县城|我国目标今年新建60万个5G基站
- 的材料|全球量子点传感器市场规模2027年将达3.28亿美元
- |先进计算为区块链普及打破技术瓶颈
- 水稻种子|我国科学家破译控制水稻种子活力的“遗传密码”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2%!202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27864亿元
- 探测|月球“土特产”抵达上海 助力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
- 全年|工信部: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142.5万个 手机终端连接数达5.2亿户
- 制造业|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