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亏9亿,惨被吊打!快递界的“中国男足”,为何扶不上墙?( 三 )


而代价就是 , 网点的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下降 。
与顺丰的艰难转型不同 , 京东最初就放弃了加盟制 。
刘强东在回忆自建物流时说 , 它违背了“服务精神” , 有违消费者的利益 。 一语道破了行业隐忧 。
直到2018年 , 申通才开始转型之路 。
再来看看通达系的“小老弟”们怎么做的?
在价格战胶着时 , 圆通是通达系最早抽身的“人间清醒” 。

这一年 , 圆通董监高增持、公司回购 , 调整人事、推出股权激励 , 还利用募集资金进行投资 。
在经历8个月的阵痛后 , 圆通重新开始增长 , 它也是A股4家快递公司中唯一增长的一家 。
当年的小老弟们 , 开始苦练内功 , 拼起了服务 , 在准时上下功夫 。
拼速度 , 拼不过顺丰;拼服务 , 拼不过京东 , 甚至连价格 , 都拼不过中通 。
申通又能靠什么 , 得到消费者的心呢?
申通不是没有想过自救 , 以“1元购”的骨折价 , 激励管理层 。
但网友并不买账 , 将申通比作快递界“男足” 。 “申通股价和业绩搞不上去 , 只有待遇搞上去了” 。

结语: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 让无接触配送方式火了 。
但谁能想到 , 疫情过后 , 有的快递干脆不再送货上门 。 几乎所有的快递公司都因服务差 , 而被“吐槽过” 。
【血亏9亿,惨被吊打!快递界的“中国男足”,为何扶不上墙?】
去年 , 极兔以每天烧掉近一个亿 , 才杀出重围 。
制霸快递界几十年的桐庐帮 , 其仓配一体化的重资产投入持续增加 。
申通 , 就因为晚了几年 , 需要花更多的资金来改造升级 , 这才交出了史上最差的成绩单 。
快递界烧钱的门槛 , 已经被抬得无限高 。
当价格战结束后 , 谁能真正的做好服务 , 谁才会杀出重围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星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