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远离相关黑灰中介 警惕“征信修复”骗局
监管机构近日披露的一则关于“征信修复”的案例值得消费者关注 。近期 , 一些中介机构在网络上发布“征信修复”信息 , 宣称可以帮助消费者“征信修复、洗白、铲单” , 甚至能够帮助“异议投诉咨询、代理投诉” 。
这些中介的主要做法包括让消费者捏造事实 , 代替消费者向金融监管、信访等部门投诉 , 用缠诉闹访等手段向金融机构施压等 , 以达到逃废个人债务、减免息费等无理诉求 。
需要指出的是 , 征信领域并不存在“征信修复”的说法 。所有商业收费模式的“征信修复”均为骗局 。日前 , 就有法院针对信用卡“征信修复”伪造文书案宣判 , 违规违法人员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缴纳罚金 。
信用值千金 。当前我国银行业征信体系逐步完善 , 个人征信报告已经成为申请贷款时必备的重要资料 , 是放贷机构判断能否批准贷款申请的重要依据 , 个人应按时归还贷款 , 呵护好自己的征信 。
目前 , 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的保留时间是5年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的规定 ,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 , 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 , 应当予以删除 。持卡人不能轻信网上所谓短期实现“征信修复”的说法 , 抱有试一试的侥幸心理往往会上当受骗 。
当然并非所有征信不良记录都无法删除 。有的不良记录并非个人原因造成的 , 比如信用卡遭遇盗刷而形成的不良记录 , 个人可让开卡银行提供相关证明 , 然后持证明到当地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删除、更正征信不良记录 。
消费者应提防“征信修复”骗局 , 远离相关黑灰中介 。一旦接触此类黑灰中介 , 受骗者往往不仅会损失钱财 , 还可能泄露个人信息 , 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电信诈骗、洗钱、冒名网贷等违法行为 , 从而遭遇无法预判的风险 。
【警告!|远离相关黑灰中介 警惕“征信修复”骗局】征信业的有序发展为构建诚信市场经济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征信修复”黑灰中介的存在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背道而驰 , 必须重拳治理 。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协作 , 严格管控清理网络上的各类“征信修复”虚假广告 , 加大对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 。此外 , 还应进一步强化征信记录的管理 , 方便个人和企业查询自己的征信记录 , 依照法定程序快速、便捷处理征信记录异议 。要普及征信业相关法律法规 , 让消费者明白征信记录的收集、管理和使用途径以及不良征信记录的产生方式和取消方法 , 对征信记录树立正确的认识 。
推荐阅读
- 用户|刚跟朋友说完,打开手机就看到相关广告,怎么回事?
- 警告!|日本光刻胶大厂旭化成集团“Kayak Japan”东海工厂发生爆炸
- 相关性|Gerber统计量:更稳健的相关性指标(附代码)
- 华为|涉及无线技术领域,华为公开射频芯片相关专利
- 警告!|载有近4000辆汽车的货轮沉没 专家担心2000吨石油会泄漏
- 相关部门|防止“算法”变“算计”
- Google|Google Maps为乌克兰寻求庇护者增加难民服务相关资源
- 警告!|上海破获App虚假服务诈骗案:付费“高清实时街景”只看到网络图片
- 警告!|“1元秒杀手机”疑诱导充会员 背后公司已被列经营异常名单
- 手机|近五成网民想远离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