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人扩张新视角!中外团队发现中国在4万年前的赭石加工证据
人类进化中最深远的事件之一是智人(Homo sapiens)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 。 化石、基因和考古证据表明 , 在过去大约20万年的时间里 , 智人多次离开非洲 , 在跨越欧亚大陆的迁移过程中 , 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等古人类也进行着生殖融合 。
目前的古人类学和考古证据表明 , 智人至少在4万年前就出现在亚洲北部 , 但人们尚不清楚当时存在的文化适应性 。 北京时间3月3日凌晨 , 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一项由来自中国、德国、西班牙、法国等的研究团队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 , 题为“4万年前中国创新性的赭石加工和工具使用”(Innovative ochre processing and tool use in China 40,000 years ago) 。
文章图片
研究报告了已知最早东亚利用赭石的证据 , 这种颜料的使用与人类文化中的象征行为有关 。 赭石是一种含铁的矿石 , 世界各地的考古遗址中都留有赭石的痕迹 。 它是已知最早被人类用来描绘世界的颜料 , 此前的一些记录也显示有着药用等多种用途 。
这项最新的研究显示 , 来自中国北部泥河湾遗址群的下马碑(一处新近发掘、保存良好的遗址)的考古发现 , 包括一些小型化工具 , 在东亚是独一无二的 , 并为智人的扩张提供了新见解 。 泥河湾不是单一的遗址 , 而是由数十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构成的遗址群 , 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 。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杨石霞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邓成龙均为该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 。
作者们提到 , 人们通常认为 , 现代人类在陆地上的扩张是由先进的经济、社会和象征性适应促进的 , 这些适应使人类能够占领各种生态系统 。 特别是颜料的使用被认为是象征介导行为的一个关键指标 , 而技术创新 , 如小型化技术的使用 , 被认为具有适应性和经济优势 。
然而 , 关于智人到达中国的考古资料仍然不明确 。 除阿尔泰和西伯利亚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IUP)和莫斯特时代(Mousterian)的石器工具 , 以及中国北方的一些遗址外 , 东亚地区的石器工具在29000年后才开始被细石业所主导 。
文章图片
下马碑在中国泥河湾盆地的位置及考古遗址发掘 。
【中国|智人扩张新视角!中外团队发现中国在4万年前的赭石加工证据】这项研究报告了下马碑的考古发现结果 。 他们发现了赭石加工的最早证据和一批创新工具 , 可以追溯到41000年前-39000年前 。
该地区发现的赭石碎片表明不同类型的赭石曾经过研磨和捣碎 , 以生产不同颜色和晶粒大小的粉末 。 石制工具组合中包括了382个手工制品 , 展现了新型的复杂技术能力 , 如小型化(几乎所有工具都小于40毫米 , 大多小于20毫米)和装柄(将工具连接到把手或带子上的工艺) 。
研究团队指出 , 下马碑的文化特征组合是独一无二的 , 与其他古人类(如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一般居住的或者那些通常与智人扩张有关的考古遗址发现都不一致 。
文章图片
被染红的沉积物上的文物制品 。
他们分析 , 这可能表明了最初现代人类的定居处 , 可能与本地的丹尼索瓦人有文化和基因融合 , 后者可能被下一波到来的人类取代 。 该遗址位于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 , 为研究智人北线的扩张提供了重要的新视角 。
研究团队认为 , 这些发现支持了智人扩张的一个复杂的演化场景:在一个很大的地理范围里 , 反复但有差异地发生遗传和文化交流 。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10.1038/s41586-022-04445-2
推荐阅读
- 榜样|《未来中国》:让科学榜样成为最闪耀的时代偶像
- 市场|苹果春季发布会在即,市场份额变化取决于中国市场?
- 基站|以创新闪耀2022MWC!中国联通发布5G专网PLUS三大成果
- 网络|直击MWC | 中国电信张新:共建共享节省5G网络投资超2100亿
- Intel|拜登赞扬英特尔投资200亿美元扩建美国本土晶圆厂
- 菜谱|日媒报道:中国炒菜机器人借冬奥走红
- 视点·观察|卖奶茶、做咖啡,中国邮政唯“慢”不破?
- 刘恺|全球连线|外国人看中国基建:城市上空的自动驾驶单轨列车
- 网友|拼多多联合格兰仕开启“多多新国潮”溯源直播,195万网友热捧中国制造
- 硬件|创见为全新MacBook Pro发布SD卡槽储存扩展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