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糖尿病“后备军”后面 , 还有一些高危险因素人群 , 比如说家族史、老年人、肥胖者、功能代谢紊乱者等等 , 他们随时可以变成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病人 。 可以说 , 直接受到糖尿病威胁的人有6.64亿 。
被誉为“富贵病”的糖尿病 , 有多“贵”?
糖尿病不可怕 , 可怕的是并发症 。
据悉 , 到2014年底为止 , 中国只有一份12年前完成的全国糖尿病并发症调查 。
2002年发表的《1991-2000年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回顾性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 当时中国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1.9%;脑血管病变12.2%;心血管病变15.9%;下肢血管病变5.0%;眼部疾患34.3%;肾脏病变33.6%;神经病变60.3% , 糖尿病并发症总患病率为73.2% 。
也就是说 , 当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中 , 三分之一有高血压 , 三分之一有大血管病变(包括脑血管心血管) , 三分之一有眼病 , 三分之二有神经病变 。
如今已经过去了12年 , 中国糖尿病的并发症现状到底如何?恐怕现在的数字已经远远超过那时的调查结果 。
为什么并发症这么多?
关键就在于三个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低 , 因为我们在糖尿病的管理上做得还很不够 。
糖尿病有多“贵”?
IDF估算 , 全球医疗保健支出中 , 有10%都用于糖尿病管理 。 糖尿病相关的卫生支出最高的国家是美国 , 中国位列第二 , 相比美国来说 , 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最多 , 但是花费在糖尿病中的医疗支出还不够多 , 中国的人均花费在全球属于中等偏低 。
哪类人群容易患糖尿病?
据统计 , 以下9种人群容易得糖尿病 。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 也就是父母一方、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有糖尿病病史的 , 这些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比一般没有家族史的人高出2倍以上;
2.体型肥胖者 。 尤其那些“大肚子细腿”的人 , 容易患糖尿病;
3.年龄≥45岁的中老年人 。 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年龄而增长 , 自45岁后明显上升 , 至60岁达到高峰;
4.不明原因容易疲劳的人 。 典型的“三多一少” , 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 疲劳症状在休息后不能缓解;
5.吸烟、体力活动少、生活压力大和精神持续紧张者;
6.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者或早发冠心病者;
7.长期使用一些影响糖代谢药物者 , 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8.以往怀孕时曾有过血糖升高或生育巨大儿(体重4公斤以上)的女性;
9.空腹血糖异常者或葡萄糖耐量减低者 。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新方式:保护胰岛功能近年来 , 干细胞被广泛应用到糖尿病的治疗研究项目中 , 并取得了积极的临床效果 。 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机制 , 日前《干细胞转化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1
, 干细胞可以改善胰岛的功能 , 并起到保护的作用 。 这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
Ⅰ型糖尿病与胰岛移植
Ⅰ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 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 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 。 在胰岛素被发现之前 ,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致命的代谢疾病 , 现在 , 患有1型糖尿病的人仍然依赖于每天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来生存 。
Ⅰ型糖尿病的单细胞病理 , 使其成为细胞替代治疗的一个潜在适应症 , 而胰岛移植是原发性β细胞的唯一来源 , 为传统的胰岛素治疗提供了一个长期的替代方案[2
。
胰岛移植是一种新兴的治疗1型糖尿病的方法 , 它可以在生理水平控制血糖 , 还可以降低急性低血糖发作 。 然而 , 目前的胰岛移植方案受到隔离过程、培养期和移植后胰岛功能活力迅速下降的限制 。 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β细胞缺氧和炎症的有害影响所致 。
干细胞治疗提高胰岛功能活性研究发现 , 提高胰岛功能活力的一个实验策略是与干细胞共培养或共移植 。 大量研究表明 , 干细胞具有改善胰岛生存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能力 , 其再生和抗炎症特性已经推动了大量关于其作为移植治疗佐剂的潜在用途的研究[3
。
图片来自文献1
干细胞通过分泌因子和细胞接触依赖机制来调节和抑制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细胞 , 并通过分泌抗炎细胞因子来减轻炎症反应 。 干细胞分泌产物包括一系列血管生成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蛋白和抗凋亡因子 。
这种广泛的功能使干细胞成为在恶劣移植环境中支持和保护细胞的有吸引力的候选者 。
推荐阅读
- 2021年度中国科学10大进展!3个航天突破,还有7个是什么?
- 皮层脑电图电极数量很少,但其可行性已经得到认可
- 星链OneWeb徘徊在“商用”门前,卫星网络已成全球国家、地区必选
- 我听过浩瀚宇宙的声音
- 24岁女孩被45岁大叔打动,谁知患病后被拉黑,男友还极力否认关系
- 丈夫患病瘫痪12年,妻子找邻居当“男保姆”,丈夫:我的心好痛
- 河南:一家4口3人患病,00后男孩独自养活一家4口,却遭网友质疑
- 重达一万吨,小行星在空中爆炸解体,是外星文明在保护地球?
- 老汉年轻时沾花惹草,再婚同村寡妇,年老患病6个女儿无一人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