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的?它们的教育与人类有什么不同?( 二 )



等到幼崽可以控制这些猎物后 , 它们会带着幼崽去野外捕猎 , 在这个过程中 , 幼崽不但学会了捕猎什么样的猎物 , 还学会了捕猎的方法 。

其次是狼 。 相比较狐獴 , 狼的教育方式比较的省事 , 在断奶前 , 它会让幼崽们一起玩耍 , 以此来锻炼奔跑能力 。 在断奶后 , 狼通常会带回老鼠来供幼崽们学习捕猎 。 等到1岁时 , 狼崽们就会跟随狼群一起狩猎了 , 不过在前期 , 它们通常会在高处看“大人”们如何的捕猎 , 然后再慢慢的去参与 。

最后是猎豹 。 猎豹教育孩子的方式与上面两种动物基本相似 , 但是有一点是不同的 , 因为猎豹是靠速度吃饭的 , 而速度的训练需要从小抓起 , 所以在猎豹幼崽断奶后 , 猎豹会带回猎物 , 只不过这些猎物并不是活的 , 而是死的 。
此时 , 猎豹妈妈会咬住猎物拖着跑 , 让自己的孩子在后面追 , 这样在高强度的训练下 , 猎豹幼崽一旦学成 , 就可以追高速奔跑的羚羊了 。

动物的教育与人的教育的差异虽然动物和人都需要教育后代 , 但是二者的教育还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的 , 因为动物教育自己的后代 , 更像是在传授技能 , 这让幼崽能够更好的生存 。 但是 , 人类父母的教育更像是在塑造一种性格和建立感情 。
我们举个例子 , 羚羊让自己的幼崽尽快的站起来 , 是为了更好的躲避天敌 , 从而在优胜劣汰中尽可能的保留下来 , 而人让自己的孩子站起来 , 其实是一种互动 , 因为即便你不教孩子 , 他也能站起来 , 这与生存无关 , 反而与情感有关 。

其次 , 在所有的动物中 , 人类的孩子与父母共处的时间应该是最长的 , 这也与情感的维系有关 , 因为在自然界中动物幼崽长大后通常是与父母分开的 , 有些分别还是一辈子 , 有些分离还是父母主动将孩子赶走的 , 之后 , 孩子的生死与自己无关 。
而人类不是的 , 孩子从出生开始 , 父母的心就系在他身上 , 这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的 , 而原因就是感情的不断维系 。
因此 , 在我看来 , 人类父母的教育更像是一种感情维系中的修正 , 而动物父母的教育更像是一份工作 , 就是按部就班的教给了孩子东西后 , 就不再过问了 。

总结任何的动物都需要教育下一代 , 但是动物的教育更像是在传授技能 , 就像上学时老师讲授知识一样 , 而人类父母的教育其实是维系感情的一种表现 ,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 。
不过 , 相比较而言 , 虽然野生动物长大后不管孩子死活的行为有些冷血 , 但是这对于动物父母来说 , 反而是件好事 , 因为它们可以无牵无挂 , 而人类就恰恰相反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