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貉入侵欧洲,活埋狗獾强占獾窝,害獾断子绝孙,多亏猞猁救命( 二 )


肉少 , 吃客多 。 想吃肉 , 就得抢 。
在这场抢肉大战中 , 狗獾完败 , 因为它比貉能睡 。
貉每年2月下旬就苏醒了 , 而狗獾要睡到2月底、3月初 。
貉醒得早、就可以先吃 。

动物学家算了一笔账 , 当地貉的数量是每平方公里0.5-1只 , 每只貉每天吃300克肉 , 每平方公里总量不到两公斤的腐肉 , 也就够这些貉吃一个星期 。
等狗獾醒来 , 肉就都已经被貉吃光了 , 狗獾就没得吃了 。
貉的第二个获胜秘诀是“撑死胆儿大的貉 , 饿死胆小的獾” 。
狗獾由于行动笨拙 , 它害怕遭到狼和猞猁袭击 , 不敢离窝太远 , 只敢在洞口附近觅食 , 或者在两个巢穴之间做直线移动 , 这大大限制了它的觅食范围 。
这是动物学家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得到的狗獾行走路线图 , 可见 , 它几乎在两个窝之间走出了完美的直线 , 这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躲避可怕的天敌——狼和猞猁 。

狗獾行进路线示意图 , 显示狗獾在獾窝之间走出了近乎完美的直线
而貉就不一样了 , 它非常敏捷 , 当遇到狼和猞猁攻击 , 它能很容易躲避 , 所以它大可以放心地拓展自己的觅食范围 , 大胆地到处找肉吃 , 怎么都饿不着 。
而且 , 貉和狗獾通常就在一个窝里冬眠 , 貉起得早 , 就先把獾窝周围的腐肉都吃光了 , 再到别的地方去找吃的 。
等倒霉的狗獾醒过来 , 周围早就没得吃了 , 它只能啃一些草叶子充饥 。
一直到3月底雪融化以后 , 食物状况才能得到改善 , 在此之前的一个多月 , 狗獾就要一直饿着肚子 。
赶上有的年份冬季特别漫长 , 再来个倒春寒 , 很多狗獾就会因此被饿死 。
巢穴争夺战貉和狗獾大战的第二战场是巢穴争夺战 。 在这个战场上 , 貉继续发扬自己的厚脸皮精神 , 最后靠一招“貉占獾巢” , 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
貉自己不怎么会挖洞 , 但它冬眠和夏天养育幼仔 , 都需要有个窝 。 于是 , 它就想住到别人建好的窝里 。
狗獾建的窝是森林里质量最好的窝 , 洞口深、里面宽敞 , 温暖、舒适又安全 。

狗獾窝
于是 , 貉就一心想到狗獾窝里去住 , 但狗獾不情愿啊 , 你来又不交房租 , 还来抢肉吃 , 我凭啥让你住 。 于是它们就会发生激烈争斗 。
正面冲突 , 貉不是狗獾的对手 , 狗獾体重平均在貉的两倍左右 , 两只貉都不一定斗得过一只狗獾 。
而且 , 貉只是夫妻结对生活 , 顶多就俩;狗獾是2~10只组成一个大群 , 一起生活 , 数量也是狗獾大占优势 。 专家已经目击到14次狗獾驱逐成年貉了 , 每次都是獾把貉撵得满世界跑 。
虽然貉不是狗獾的对手 , 但它胜在敏捷 , 每次被攻击都能躲开、逃走 , 过一会儿就又死皮赖脸地回来了 。 因此 , 狗獾很难把成年貉彻底驱逐 。 对于狗獾而言 , 貉就像嗡嗡绕着飞的苍蝇 , 打又打不死 , 赶也赶不走 , 只能忍着 。

獾群规模很大
为了永绝后患 , 老实的狗獾也学了一个坏招:它们会趁着貉孩子小的时候 , 对它下手 , 有一年6月 , 专家曾在同一个獾窝附近 , 一周之内发现了两具貉幼仔尸体 , 上面獾的咬痕清晰可见 。
2019年夏天 , 有一对狗獾夫妇攻打了一个貉窝 , 里面住着貉夫妇和它们的8只幼仔 。 貉夫妻俩联手也就能勉强能对付一只獾 , 这次来了两只 , 它们当然不是对手 , 只得仓皇撤退 , 在撤退中 , 有只小貉被狗獾咬死了 。
反过来 , 貉想要杀狗獾幼崽非常难 , 因为狗獾是成大群的 , 一群獾会相互照看彼此的幼崽 , 貉没办法得手 。 因此 , 在正常情况下 , 正面冲突狗獾是必胜的 。

幼貉
貉正面打不过狗獾 , 于是它就玩起了阴的 。 它竟然趁狗獾冬眠的时候把它活埋了 。
貉和狗獾都会冬眠 , 但与狗獾相比 , 貉入睡比较晚、起得比较早 , 睡得也没那么死 。 狗獾通常每年11月底就入睡了 , 一直睡到第二年的2月底、3月初 , 而貉12月才入眠 , 2月中旬就醒了 。 因此 , 貉完全可以在狗獾睡熟以后钻进狗獾窝里 , 狗獾就是再不欢迎 , 也拿它没辙 。
而且 , 狗獾的冬眠是深度睡眠 , 睡得死死的 , 在洞里几乎没有任何活动 。 而貉更多的只是住在洞里眯一下、取取暖而已 , 一整个冬天都还比较活跃 。 它每隔半个月就要到洞外活动几个小时、透透气;即使不外出 , 它在洞里也很欢 , 它还经常到隔壁狗獾的“卧室”去串串门 , 看看熟睡中的狗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