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初春到了 , 樱花绽放还会远吗?3月7日长江日报记者在位于东湖磨山景区的东湖樱花园看到 , 第一簇早樱已悄然绽放 , 整座东湖樱花园也“变了模样”——樱花园面积扩大至近520亩 , 新增樱花随水流在亭台桥岛生长 , 盛花期时 , 灿若云霞的花海将连绵至湖畔 。
据了解 , 焕然一新的东湖樱花园于去年10月开始孵化 , 属东湖磨山景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工程中的一环 , 全新的东湖樱花园将于今年樱花季首次开放 。
升级版东湖樱花园 , 林下、水岸、岛上、亭中皆可赏樱
3月7日 , 长江日报记者提前从东湖磨山景区南门进入到全新的东湖樱花园 , 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奇 , 大门右侧的休闲区域摇身变成云雾缭绕、流水潺潺、叠石点缀的座座半岛 , 四个各具特色的小桥将其连通 , 樱花树错落有致生长在驳岸旁 , 许多为垂枝樱 , 或为树枝倾斜的樱花 , 含苞的樱花枝条垂向池塘 , 颇有一番意境 。
正在建设中的东湖樱花园新区域 , 右后方树木均为樱花树 。记者赵丽 摄
东湖风景区磨山管理处总工室负责人熊彩凤介绍 , 原东湖樱花园面积约为300亩 , 改造后将扩大至近520亩 , 涵盖东湖磨山景区南门入口区域 , 一直延伸至湖畔的欢乐丛林处 。
正在建设中的东湖樱花园新区域 , 桥边树木均为樱花树 。 记者赵丽 摄
扩建的西区主要以水上赏樱为主 , 从全国各地新引进20余种共400余棵樱花树 , 结合中华文化内涵 , 通过设施建设、空间整合、功能组织、交通梳理 , 水、樱、桥、石、岛相映成趣 , 呈现出桥上、岛上、亭中、小径、林荫、草地、水岸、溪流、石林、假山、水瀑等人景互动的园林格局及林下赏樱、水岸赏樱、岛上赏樱、亭中赏樱等多维度赏樱空间 , “新引进樱花品种包括红时雨、花笠、思川等 , 多为中晚樱 , 将进一步延长东湖樱花园最佳赏花期 , 面积更大 , 体验感也会更强 。 ”
樱花盛开时的东湖樱花园新区域效果图 。
新建的景观名称也颇具诗意 , 小池西洲、浔樱花涧、杉林梦境、平桥卧波等 。 记者穿过樟树林 , 浔樱花涧景观位于眼前诸多叠石组成的半岛之上 , 溪水绕岛流过 , 瀑布从叠石上缓缓流下 , 拾级而上登临楚风建筑风格的浔樱亭 , 樱花树围绕四周 , 奇石异境 , 宛若穿越到古代园林 。
路随树转、屋随树移 , 景观升级以生态为先许多改造在看不见的地方 。 原来磨山景区内有诸多小池塘 , 但相互不联通 , 在进行东湖樱花园改造时 , 磨山景区特意将园内水系联通 , 并通过清淤截流、生态处理等方式净化园内水质 , 眼下的清水与岸边垂枝樱、叠石相映成景 , 锦鲤游弋在水中 , 景观效果更佳 。
对树木的保护更是重中之重 。 步行至东湖樱花园大草坪处 , 记者看到曾经平坦的草坪变为缓坡状 , 肥沃的土壤将樱花树根系牢牢“锁住” , 起伏的地形使这片樱花林更显壮阔 。 熊彩凤告诉长江日报记者 , 这是此轮改造对植株较大的樱花、特别是园内七十八株珍贵樱花采取的特殊呵护方式 , “技术人员于去年10月进场 , 对近1000棵超十年树龄的樱花树逐一‘体检’ , 需要治疗的植株则由建设者将其连根挖起 , 除去腐烂的根系并涂上杀菌药水、接受阳光照射后 , 经过处理重新埋入土坑 , 并采用腐叶、泥炭土、河沙调配的新土覆盖 , 修剪树枝、平衡树势 , 更新复壮 。 ”熊彩凤介绍 , 相比未处理的樱花树 , 更新复壮后的樱花其长势更强、着花更密、花期更持久 。
优化施工方案也是常事 , 熊彩凤介绍 , 在实际改造中路随树转、屋随树移是所有人的共识 。 在平桥卧波景观 , 原设计建在同一直线上的两座桥 , 因一棵大树对路径进行了调整;为保护荷园处一棵80年以上树龄的大树 , 建设者多次现场勘查 , 将原计划中的水流道中保留下一座岛屿 , 并将水系、线型进行调整 , 如今溪水环绕小岛 , 也颇有一番韵味 。 此外 , 建园材料均首选新型环保材料 , 既经久耐用 , 又易维护 , 可降低后期维护费用 。
推荐阅读
- 油菜花|向着春天进发,这里油菜花开美如画
- 油菜花|情感文字 老屋里空荡荡的,想不起来了
- 油菜花|中国最美油菜花田,跻身“世界四大花海”,犹如油画般绝美至极
- 油菜花|在海边旅行是怎样的体验?
- 油菜花|富源古敢:春花烂漫 桃李芬芳
- 油菜花|俄罗斯最大、最漂亮、最著名的教堂都有哪些?(上篇)
- 油菜花|油菜花黄,油菜花香,油菜花深处有我的梦
- 自贡|三强村里的“花经济”:汉源以花为媒带动乡村旅游
- 油菜花|成都“小青城山”,不要门票,适合3月去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