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第51回:桂姐避难,撕开名媛光鲜亮丽表象下被欺凌的真相( 二 )


李桂姐竭力撇清自己与王三官的关系 , 固然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冤枉 , 争取西门庆和吴月娘的同情;但更重要的是 , 她害怕西门庆吃醋 , 像上回在丽春院一样闹将起来 , 事情就更难办了 。 所以她红口白齿 , 指天发誓 , 要西门庆相信她的“清白” 。
其实 , 不管是西门庆 , 还是她自己 , 心里都很明白 , 行院里吃饭穿衣 , 全靠赚客户的银子 , 哪个“名媛”守得贞节?

西门庆不也是花钱的顾客吗?偏偏西门庆财大气粗 , 总认为那些女人们都应当恋着他 。 不管他是否真正相信李桂姐的辩说 , 至少这番话听在耳朵里是很舒服的 , 而李桂姐如此哀告 , 也让他的虚荣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 于是他让李桂姐留住宅内 , 他要在干女儿面前卖弄卖弄官场上的手段 。
如今的西门庆已不是当年那个开生药铺的小老板了 。 那会儿 , 武松告他“夺妻杀夫” , 他惶惶不安 , 又不够“资格”直接找县官说话 , 只好找到皂隶李外传打探消息 。
今时不同往日 , 此时的西门庆不仅有钱 , 而且有势 , 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 他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 , 他的客厅上坐着巡抚、巡按等朝廷要员或地方大吏 。 他不再去叩拜知县父母官 , 反过来 , 知县和地方文武官员都要走他的门路 , 年终举劾官员时 , 他们都争先恐后地给他送礼 , 吃请他在巡按大人面前多多美言 。
这时候的西门庆赚钱的手段也和过去不一样了 。 他偷税漏税 , 投机盐引 , 倒卖古董 , 受贿枉法 , 无所不为 。 他甚至可以为了五百两银子 , 让杀人凶手苗青逍遥法外 , 李桂姐这点事 , 在他眼里更是小事一桩 。

所以他看见李桂姐失魂落魄的样子 , 不觉笑起来了 。 他当即叫书童写个贴儿 , 到知县那里说一声:“桂姐常在我这里答应 , 看怎的免提他罢 。 ”
他明白 , 知县得知桂姐是他心上人 , 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到他府上来提人 , 他敢把在王皇亲家供唱的失足女郑爱月强夺到家 , 他敢强拆向皇亲的房子 , 皇亲国戚都不在他眼里 , 小小知县又算什么呢?
果然 , 不一会儿书童就拿了李知县的回帖来了 。 李知县申说:批文是东京上司发下来的 , 委派本县捕人 , 既是你老爹分上 , 我这里且宽限他几日 。 ”
要西门庆派人上东京打通关节 。 西门庆早就和蔡太师拉上了关系 , 蔡府的翟管家简直就像是他在东京的“坐探” , 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呢?西门庆吩咐心腹家人来保:“你明日且往东京替桂姐说说这勾当来 。 ”
这话说得轻飘飘的 , 显然西门庆对自己的手段很有信心 。 是的 , 他坚信“有钱能使鬼推磨” , 他有钱 , 便有了势;有了势 , 更有钱 。 区区小事 , 不用吹灰之力 。

在这一小节中 , 作者通过李桂姐避祸西门宅这件事 , 无情地撕开了行院“名媛”生涯看似光鲜亮丽的表象 , 坦露出她们精神上的创伤 , 轻歌曼舞 , 锦衣玉食 , 银灯红帐 , 并不能掩盖她们被损害、被欺凌的真实 。 尽管她们的灵魂差不多快麻木了 , 但残酷的现实仍不时以强烈的刺激来唤起她们的痛感 , 逼迫她们面对自己屈辱的命运 。 李桂姐的被告 , 便是一例 。
同时 , 作者也通过这件事 , 让西门庆这个官场上的暴发户作了一次表演 , 形象地告诉读者:市侩和官僚是怎样结为一体 , 折射出从东京到清河 , 利益勾结狼狈为奸的真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