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狂犬疫苗,被狗咬后咋办?有一土方,一千多年前就在用


古代没有狂犬疫苗,被狗咬后咋办?有一土方,一千多年前就在用


文章图片


古代没有狂犬疫苗,被狗咬后咋办?有一土方,一千多年前就在用


文章图片


古代没有狂犬疫苗,被狗咬后咋办?有一土方,一千多年前就在用


文章图片


古代没有狂犬疫苗,被狗咬后咋办?有一土方,一千多年前就在用


文章图片


狂犬病是一种十分常见且危险的疾病 , 致死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 , 但由于现代的医疗技术比较发达 , 所以我们即使被狗咬了也并不会万分恐慌 。 但在狂犬疫苗尚未出现的古代 , 人们又是如何解决死亡危机的呢?

狂犬病病因
首先 , 我们要先了解狂犬病的病因 。 狂犬病主要是由动物将狂犬病毒传播给人类所致 , 虽然名字里用的是“犬”字 , 但不仅仅是病犬才携带狂犬病毒 , 像病猫、病狼等动物也是狂犬病毒的携带者 。
通常情况下 , 人在被患病动物咬伤后 , 伤口处会沾到动物的唾液 , 这时唾液里的狂犬病毒也会进入人体 , 之后病毒会顺着人体内的神经不断蔓延 , 最后直冲人类大脑 。
当然 , 人在被患病动物咬伤后 , 也并非一定会患上狂犬病 。 在被咬伤而未做预防注射者中 , 大约有15%-20%的患者会发病 , 具体情况还要视伤口的咬伤情况等而定 。

发病症状
狂犬病大多存在1-3个月的潜伏期 , 少数患者的潜伏期可达到一周之内或是一年以上 。 潜伏期给人们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 因为在潜伏期内 , 患者并不会表现出什么症状 , 即使是在医疗技术高速发达的现代 , 医生们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
狂犬病发作前期 , 患者会出现厌食、疲劳和头痛等症状 ,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身体发痒、疼痛的症状 。 同时 ,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焦虑、烦躁和失眠等症状 。
狂犬病患者的症状主要有狂躁型和麻痹型两种 。 处于狂躁期的患者会出现恐水、怕风等症状 , 还会呼吸困难、出现幻觉和异常的兴奋 , 严重时还会引起身体抽搐 。

而麻痹型患者则会感到头痛、身体疲乏 , 还会呕吐、高热 , 但最痛苦的还是要数呼吸不畅 , 这也是狂犬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因之一 。
古代狂犬病记载
狂犬病在古代也被称为“瘪咬病” , 春秋时期的《左传》中有记载:“国人逐瘪狗” , “国人之瘪 , 无不噬也” 。
其中讲的大抵就是被疯狗咬过的病人几乎全都病了 , 因此人们才意识到病狗的危险性 , 开始驱逐它们 。
古代第一个被记载得了狂犬病的人名为子阳 , 在《淮南子·汜论训》中记载:“因猘狗之惊 , 以杀子阳” , 所说的便是子阳被疯狗咬伤后 , 没过多久就离世的事 。

对于狂犬病古人只意识到了其危险性 , 但没有人知道治愈的方法 , 所以人们只能对发疯的犬类“敬而远之” , 尽量避免自己与疯狗的接触 。 有心预防自然是件好事 , 但躲避并不是根本的办法 , 要想彻底解决狂犬病危机 , 还是要找出应对的法子 。
《肘后备急方》
直到东晋时期一个名为葛洪的人出现 , 人们才有了一些治疗狂犬病的法子 。
葛洪 , 字稚川 , 自号抱朴子 , 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市)人 。 他精通道教、炼丹和医药 , 在那时是当地的风云人物 , 被世人称为小仙翁 。
葛洪有一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 , 意为方便人们带在手边的应急书 , 可以快速解决人们的紧急情况 。

和一般晦涩难懂的医书不同 , 《肘后备急方》中所记的药方简单易懂 , 并且考虑到百姓们能接触到的药材有限 , 所以都尽量使用了一些常见便宜的药材 。
《肘后备急方》中包含了几条关于治疗狂犬病的方法 , 在现在看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 , 但确实是有疗效的 。
“疗捌犬咬人方先咖去血灸疮十壮” , 这句话的意思是 , 人被疯狗咬伤后 , 要先清除伤口附近的口水和血液 , 再用高温的灸条炙烤伤口 。 其中的原理大概就是高温杀菌消毒 , 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
除此之外 , 还有一条看起来不怎么靠谱的方法 。 “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 。

比起上一条方法 , 这个方法有些血腥 , 要杀掉咬伤人的疯狗 , 并取其脑髓 , 敷在患者的伤口上 , 这样就能防止狂犬病再发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