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颗与之相对应的白菜也是保留着青翠欲滴的样貌 , 白菜叶脉分明 , 叶片上还缀着几朵鲜艳的小花 , 叶片间趴着一只小小的瓢虫 , 人们甚至以为这只是一只误落在藏品上的活瓢虫 , 可见其做工精细 , 它们的创造者一定是一位手艺出众的工匠 。
这两件藏品唯一的区别便是它们表层的色彩 , 馆内保存的那件文物与民间这件文物相比 , 它的颜色会更加鲜艳 , 民间保管的这件 , 它的色彩机会全部褪成了乳白色 , 也就是象牙的本色 。
馆藏”萝卜“象牙制品的历史【年轻小伙带“萝卜”参加鉴宝,专家:可以捐献或收藏,不能出售】牙雕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 据考古资料记载 , 最早的牙雕制品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 , 在河姆渡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地区都有牙雕制品的痕迹 。
早期的象牙制品主要用于生产劳动 , 人类利用象牙的锋利来捕捉猎物、开垦土地 ,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 , 牙雕开始发挥了装饰品的作用 , 象牙被雕刻成梳、管等形状用于日常佩戴 。
此后 , 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 , 牙雕的技术不断提升 , 人们开始追求在象牙上雕刻出珍奇花卉、人物故事等形象 , 象牙也逐渐演变成富人的标志 。
象牙的获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一件牙雕的背后便是一具倒下的大象遗骸 , 但这逐渐成为了富人炫耀的资本 。
明清时期 , 牙雕的体积达到了最大 , 需求量也达到了最高 , 无数的能工巧匠在金钱的趋势下用自己的一双双巧手在乳白的象牙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满足贵族的虚荣心 。
这件象牙制成的萝卜文物并不能流入市场 , 因为我国已禁止进行象牙买卖的交易 , 年轻小伙只能将这根萝卜保存在自己家中 , 并且要小心保管 , 以防象牙在时间损耗下产生裂纹等现象 。 看到这根小巧的萝卜 , 仍让人佩服雕刻出这根萝卜背后的那位高人 。
推荐阅读
- 农村俗语:“家中七不摆”,是啥意思?这些物件为什么不建议摆?
- 袁永熹和叶公超:丈夫爱上堂妹,她潇洒离家40年,他晚年孤独后悔
- 一头大象能抵得上十几头猪,为何没人养大象吃?
- 1978年,苏州小学生掏鸟窝,竟掏出50亿国宝,光是珍珠就4万多颗
- 2007年,江苏一千年古墓惊现大白腿,墓主人身份成谜?乃绝代佳人
- 河南小伙在走亲戚时发现了一座古墓,次月去盗挖,取得3只铜箭头
- 老板将一印章作为年终奖送给女秘书,鉴定后,专家劝她离职
- 河南小伙盗挖战国古墓,取得32件珍贵青铜器,贩卖获利三十四万元